宋 · 0-0年
作品数:1
白巽,成都(今属四川)人。孝宗乾道间进士(明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一三)。
宋 · 0-0年
作品数:3
宋 · 1129-1189年
作品数:1
宋越州新昌人,字天民。石公揆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任临安府学教授。丞相史浩荐其学行,迁枢密院编修。虽非谏官,而能抗论朝政,为宁宗所嘉奖。迁知武冈军。
宋 · 0-0年
作品数:0
宋 · 0-0年
作品数:5
宋 · 0-0年
作品数:1
石苍舒,字才叔(《宋诗纪事》卷一六),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君瑜子。攻词章,善草隶,曾官高陵县主簿,通判保安军(同上书)。事见《丹渊集》卷三六《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
宋 · 0-0年
作品数:1
宋广西恭城人。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官知隆兴、封州,爱民重士,兴学劝农,民怀其惠。
宋 · 999-1054年
作品数:2
仲讷,已佚。事见《临川集》卷九四《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宋 · 0-0年
作品数:1
田稹,仁宗嘉祐间澶州(今河南濮阳)人(《灵岩志》卷三)。
宋 · 0-0年
作品数:2
白丙,高宗绍兴末以左文林郎知合州赤水县。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九。今录诗二首。
宋 · 0-0年
作品数:8
白麟,曾寓居叙州(今四川宜宾市东北)。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知华州郭源明曾审理白麟偷税公事(《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三一),略可知其生活时代。今录诗八首。
宋 · 0-0年
作品数:1
石世英,尝知温州(清乾隆《瑞安县志》卷九)。
宋 · 0-0年
作品数:2
石建见,字遵道(影印《诗渊》册三页二○八一)。
宋 · 0-0年
作品数:2
宋 · 0-0年
作品数:1
石麟之,越州新昌(今属浙江)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三)。神宗元丰中,通判寿州(《续会稽掇英集》卷四)。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海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六年,为开封府推官(同上书卷四五四)。
宋 · 0-0年
作品数:0
宋颍州阳翟人,字元邈。工诗,与陈恬、崔鶠友善。高宗建炎中,以察官召,卒。
宋 · 0-0年
作品数:0
田霖,生平不详,太宗淳化间人(《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七)。《宋史·艺文志》著录《田霖四六》一卷,已佚。
宋 · 0-0年
作品数:1
仲昂,字明举。高宗绍兴中广汉(今属四川)人(《宋诗纪事》卷五○)。
宋 · 0-0年
作品数:0
石东震,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宁宗庆元间进士(清嘉庆《眉州属志》卷一○)。
宋 · 0-0年
作品数:0
宋 · 1101-1149年
作品数:0
宋越州新昌人,字光锡,旧名袭。石嗣庆弟。高宗绍兴二年进士。任容州司理,质性纯雅,襟怀磊落,高宗颇奇之,特赐今名。授明州教授,再中宏词科,迁诸王宫教授。绍兴十七年,以朝散郎添差通判台州。
宋 · 0-0年
作品数:0
宋眉州眉山人,徙居华亭,字元受。任象先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居下僚,论事慷慨。秦桧死,朝廷召汤鹏举为台官,尽言投启贺之,以为当黜桧党。帝闻,从之,又释赵鼎子汾罪。历平江通判、京西转运判官、淮东提举常平。有《小丑集》。
宋 · 0-0年
作品数:0
仵磐,字艮翁,终南(今陕西周至县东)人。父信本军职,终文思副使。以荫补三班借职。神宗元丰中,监青州临淄酒税(《西溪丛语》卷上)。
宋 · 0-0年
作品数:1
任逵,字开叔。官司封郎中。事见《伊川系壤集》卷一一《谢开叔司封用无事无求得最多》、卷一二《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等。
宋 · 0-0年
作品数:1
吉康国,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人。与吉观国同年进士(《万姓统谱》卷一一五)。按:吉观国,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为江宁府右司理参军,试宏词科中选,教授河中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七),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
宋 · 0-0年
作品数:1
宋 · 0-0年
作品数:1
宋 · 1128-1174年
作品数:1
宋成都华阳人,字德济。宇文粹中子。以荫补承务郎,为德阳县丞。历知绵州,整科条,察蠹弊,节用度,理学校,行乡饮酒礼,士风丕变。改知阆州卒。
宋 · 0-0年
作品数:1
任三杰,奉化(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知福清县(清光绪《福清县志》卷八),通判靖州(清乾隆《奉化县志》卷一○)。
宋 · 949-1020年
作品数:9
宋开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吉州通判,历淮南转运副使、户部判官、权判大理寺。知广州,召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边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
宋 · 0-0年
作品数:2
任约,高宗建炎中通判巴州(《舆地纪胜》卷八五),权监郡事(《金石苑·巴州》)。今录诗二首。
宋 · 0-0年
作品数:3
任随,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三谓与丁谓同年)。真宗朝为著作佐郎、太常丞,直集贤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二)。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