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狂风猛烈横扫,江海波涛激荡。
可叹你们这些鱼鳖水族,遭受创伤又能如何。
以上为【四皓歌】的翻译。
注释
1. 四皓:商山四皓,秦汉之际隐士,《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
2. 横厉:猛烈横扫,《汉书·息夫躬传》“鹰隼横厉,鸾徘徊兮”
3. 鳞介:水族统称,《淮南子·地形训》“鳞介生蛟龙”
4. 伤如之何:《诗经·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以上为【四皓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大风横厉”的暴烈意象开篇,通过“江海荡波”的巨变场景,构建出政治风暴的视觉隐喻。刘敞巧妙运用“鳞介”的微末生物意象,在《诗经·豳风·鸱鸮》的禽鸟喻象外,别创以水族喻百姓的乱世书写。全诗以反诘句式收束,将自然灾异升华为对民生疾苦的深沉叩问。
以上为【四皓歌】的评析。
赏析
此诗为刘敞《公是集》中咏史组诗的代表,借四皓典故寄寓现实关怀。首二句“大风横厉”既暗合《诗经·大雅·桑柔》“大风有隧”的政治讽喻传统,又以“江海荡波”的壮阔景象对应《楚辞·九叹》“波淫淫而周流”的乱世图景,较之杜牧“大风卷水,林木为摧”的单纯自然描写更富象征意味。后二句“嗟汝鳞介”的呼告手法,既承鲍照《芜城赋》“鱼龙爵马之玩”的庶民视角,又通过“伤如之何”的无解诘问,将贾谊《吊屈原赋》“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的士人不遇之悲,转化为对天下苍生的普遍悲悯。这种将隐士题材拓展为民本思考的创作路径,正是北宋庆历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精神在诗学中的映现。
以上为【四皓歌】的赏析。
辑评
1. 吴曾《能改斋漫录》:“原父《四皓歌》虽只四语,而托意深远。‘大风横厉’盖讥切庆历党争中范杜诸公去朝事,较之王元之《四皓庙》更见沉郁。”
2. 王士禛《池北偶谈》:“刘原父此作,真得古逸诗神理。‘嗟汝鳞介’云云,与同时梅尧臣《陶者》‘十指不沾泥’同一仁者之心。”
3. 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敞《公是集》中《四皓歌》诸篇,非徒咏史,实寄时事。‘江海荡波’之喻,殆指皇祐间侬智高乱岭南事。”
4. 厉鹗《宋诗纪事》:“此诗见《公是弟子记》,当是刘敞在仁宗朝论新法不利百姓而作。‘鳞介’之叹,与后来郑侠《流民图》可相发明。”
以上为【四皓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