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花供娟娟侑玉卮,红妆文字两相宜。


分香客座须风细,倾盖林亭要日迟。


仙子新开壶里宅,佳人旧雪手中丝。

试步庭中雨迹晴,篱花黄白似相迎。


病腰徙倚秋分瘦,老眼朦胧晚借明。


南国金夫空倚富,东家玉女自含贞。

寂寂疏林满地苔,自知溪径不容媒。


沈郎太瘦亦复耳,范叔一寒如此哉。


漫有心肠竟何与,本无颜色不须猜。

莫嫌踪迹发寒穷,南国生涯论首功。


道体不彰存白贲,心仁有造属黄中。


隔烟如梦微微月,临水无言脉脉风。

近因写菊更新号,所寓何妨扁菊堂。


水墨津梁初问道,风霜蹊径晚寻芳。


梅边短杖都无梦,纸上东篱亦可觞。

恩华浩荡纵长游,一牒南从楚国投。


世事未能容我料,风波不足使人愁。


漫消惠饭须佳句,先说潮阳尚远舟。

野翁新筑此山庄,石子回阶引石梁。


满地湿云封寿坞,隔墙高树比僧坊。


扫苔容我来题璧,刻竹烦君补和章。

鹤毛鹿迹长交路,荇叶蘋花亦满川。


炙背每临檐日底,曲肱时卧树阴边。


一区绿草半区豆,屋上青山屋下泉。

比屋千竿见高竹,当门一曲抱清川。


鸥群浩荡飞江表,鼠辈纵横到枕边。


弱有添丁堪应户,勤无阿对可知泉。

人爱吾庐吾亦爱,秋原风物带晴川。


兰甘幽约宜阶下,竹助清虚要水边。


只好荫茅同背郭,何须蓄石慕平泉。

粝饭粗衣常自足,犹胜杜甫客西川。


老妻课佛清斋里,幼女鸣机夜火边。


几树凉云散高叶,一溪明月泻寒泉。

散发休休依灌木,洗心默默对清川。


一春富贵山花里,终日笙歌野鸟边。


聊可幽居除风雨,还劳长者访林泉。

旧宅西来无一里,别成农屋傍长川。


真堪习静如方外,虽可为家尚客边。


赁地旋添栽秫垄,凿池新滀沤麻泉。

峥嵘老气轶长虹,傲睨三千鹄士中。


岂尔门监知李广,凭谁榜帖为司空。


徘徊鹏凤风斯下,漫衍鱼龙纸易穷。

纂局冠裳济济然,白头多病后诸贤。


圣功大满先皇纪,庶政分参列国编。


老颖何能出毛遂,后堂今合让彭宣。

不见二豪谁与游,髯张入地伴长丘。


湖山洵美人何许,生死难忘梦在舟。


诗冢莫寻青草宿,钓矶依旧白蘋秋。

文襄化去我其鱼,满地疲癃九死馀。


永某旧恩骄众鼠,宋公新术诳群狙。


空闻庙貌图君实,又恐人言赋子虚。

渺渺扁舟入浦云,琳宫一到惬前闻。


春泥夹道萦人迹,野水交陂乱鸭群。


洞里朝元郭道士,城中行乐鲍参军。

白发萧萧始此来,高楼正倚夕阳台。


阑凭南面山都出,梯到上头江大开。


自愧衰翁落迟局,未容民部不深杯。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夜扣僧房觅涧腴,山童道我吝村沽。


未传卢氏煎茶法,先执苏公调水符。


石鼎沸风怜碧绉,磁瓯盛月看金铺。

满城风雨近重阳,寂寂寥寥破草堂。


彭泽花枝待晴把,云安曲米带生尝。


梳头发应吾年白,润屋金从别姓黄。

小阁棂窗风自推,手添香炷拨炉灰。


残年送病诗中去,淑气将春雨里回。


午案待尝新茁韭,阳檐思访欲开梅。

酒后要息懒,假床其制新。


安排醉乡具,康济老夫身。


兼坐尚似倚,半眠尤可人。

爱欲挥杯劝,其情有倡随。


无违起居地,尚保死生期。


明月成三处,清波化百时。

梳懒只被发,逍遥惟任真。


清朝坐茂树,好鸟鸣芳春。


乐意偶关物,天机难语人。

小草引炎茎,来依三尺檠。


芳菲媚长夜,煨烬剩孤荣。


煤在容占喜,书临借发明。

真凤眼未见,丹青徒假威。


千年希世出,九仞自天飞。


堂上忽屏幛,人间空是非。

雨来溪树好,翡翠散明珠。


若若万叶动,萧萧群响俱。


微风送馀沥,返照妒深濡。

铜瓶倚玉枝,髹几独看时。


折柳多何惜,临窗少不宜。


断根聊活计,勺水小恩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