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元攸州人。号海粟。博治经史,于书无所不读。其为文,酒酣耳热,命侍史二三人,润笔以俟,即据案疾书,随纸多寡,顷刻辄尽。仕为承事郎、集贤待制。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琼林浮翠淡朦膧,遥望珠光隐见中。
一夜东风吹不散,晓看浑似碧纱笼。
旋摘冰英带雪餐,清归齿颊不知寒。
屈平若解知风味,未必专心嗜菊兰。
侬家老树临书屋,清夜看花眼不眠。
残雪半霄寒月上,暗香和影度疏檐。
官庭把酒送行人,对雪看花值早春。
杜老飘零头白尽,底须朝夕苦催人。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蕊珠宫里小仙娃,暂别椒房抑翠华。
底事尘缘犹未断,谪来人世作名花。
并蒂连枝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青子初肥色半鲜,绿阴深处压枝悬。
日长几阵廉纤雨,正是江南四月天。
玉妃平碾白朱砂,散作春风六出花。
夜半月明霜露重,满襟清泪湿年华。
浮玉溪边夜未期,暗香疏影静相宜。
一时意味无人识,只有咸平处士知。
岩谷深居养素真,岁寒松竹淡相邻。
孤根历尽冰霜苦,不识人间别有春。
玉脸盈盈总是春,都将笑色媚东君。
道人放鹤归来晚,月下看花似白云。
暖入南枝气未匀,笑含芳意待馀馨。
相看绝似瑶台夜,斜掩重门认不真。
土脉阳和气候新,花房微露一分春。
想应未识东君面,犹自含羞效浅颦。
妆阁开奁对晓寒,菱菱影里雪团团。
素鸾舞罢却飞去,留得芳容正面看。
玉堂咫尺有神仙,翠箔笼春信不传。
日暮相思云树杳,一泓秋水月娟娟。
短筇挑酒过西湖,折得冰梢傍玉壶。
日暮醉归山路险,风流直待倩人扶。
有客孤山吊鹤归,半肩行李插疏枝。
街头儿女不解事,刚道卖花人未回。
阑干六曲护春风,白雪生香满院中。
夜静月明幺凤下,半窗疏影隔帘笼。
何处游仙睡觉迟,罗浮山下赴深期。
一声吹彻霜天角,正是参横斗转时。
溪藤十幅蔽春寒,时有清香入梦魂。
多少罗帏风月好,不知清得几黄昏。
金莲川上富秋光,的皪花枝不著房。
只合潘妃微步□,凌波罗袜寄芬芳。
榆林东北缙山围,百嶂千峰画卷挥。
鞍影摇摇人意懒,秋风及早送将归。
万户千门筑汉宫,巍峨井干与天通。
青禽当日衔书降,从此瑶池碧树红。
建武神仙事渺茫,西池王母惜刘郎。
赤龙一去无消息,儿子东方御榻旁。
一马形躯百法全,生时灵气取山川。
英雄正用同生死,那忍无声立仗前。
黠吻工馋恣陆梁,粟初黄候未登场。
君恩一穗填渠腹,可信年年盗太仓。
鸂鶒滩头狎浪随,君王缣墨惯娱嬉。
凄凉晚岁鸳鸯泺,漠雁沙鸿未必知。
平生骨气占南风,玉色鬐鳞海汐通。
莫与粉红参石首,天机衮衮水流东。
嘉平腊酿渴茶铛,直待龙沙雪水烹。
舞彻瑶台千岁翮,鹤丹回施范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