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握手常嗟会面疏,年来尤觉甚于初。


身同野鹤清尤健,计比巢鸠拙不如。


莫为事烦妨食息,且教心静乐琴书。

不到禅关二十年,无边风景尚依然。


青苍远接千章树,红白新开万朵莲。


习隐不为招隐赋,爱山宁惜买山钱。

石田挥笔写吾真,身外谁知更有身。


报国寸心元自赤,流年双鬓欲成银。


爱山常与山为主,种竹谁知竹是宾。

廿载秦藩共我游,萧萧华发已盈头。


季鹰去国莼初美,靖节还家菊正秋。


万里云霄双卷翼,五湖烟水一归舟。

天上颁书宠数优,凌空杰阁冠中州。


六经垂世崇宣父,万轴传家羡邺侯。


粉蠹避芸香馥馥,晴虹贯日影悠悠。

先生为客感秋声,岂惮还乡两月程。


囊里有丹皆玉液,釜中无饭不青精。


月残茅店鸡三唱,霜冷河桥马独行。

束书孤剑别西秦,红树青山泼眼新。


千里风霜欺老鬓,五湖风月寄闲身。


灞桥驴背惊残梦,函谷鸡声促去轮。

术传卢扁字钟王,两浙高名海内香。


去路也知车载稳,济时何用剑生芒。


鸡鸣函谷三更月,枫落吴江两岸霜。

十二丹梯百尺楼,无边佳致满中州。


山光凝黛当窗见,水色拖蓝绕楹流。


不用丹青夸独步,真成造物与同游。

秦城分手一年过,眼底流光逐逝波。


冷澹情怀交去久,平安消息寄来多。


宝炉香烬同谁话,白雪诗成想自哦。

谁人吹笛倚楼东,静夜闻来迥不同。


嘹喨数声云散后,凄清三弄月明中。


梅花落尽江城雪,杨柳凋残野渡风。

紫箫声彻凤鸾飞,雏凤呈祥世所稀。


二品褒封蒙异数,百年伉俪竟同归。


理财久擅韦公誉,断织犹存孟母机。

曾于乌府播芳声,又向花封报政成。


皂盖朱轓今日宠,玉壶秋月旧时清。


爱民须体朝廷意,卧辙偏伤父老情。

风雪交加岁晚时,一年节候又将移。


官庖有廪堪沽酒,野店无梅欲废诗。


白凤随车归院疾,银杯逐马度桥迟。

摇摇小队出蓝关,一路凌兢马足悭。


万里同云迷玉宇,满天霏雪幻银山。


枝翻宿鸟惊难定,苔长新痕湿未斑。

酸风吹雨结阴云,村舍人家半掩门。


剪水作花看有象,堆盐肖虎刻无痕。


彩毫冻合诗仍健,绿酒春回脸易温。

长空雪意未蹉跎,舞屑回风一瞬过。


药玉杯船迎腊早,水晶帘幕受寒多。


清浮石鼎应谁得,白战星堂奈若何。

片片随风欲作围,晓来帘外正霏霏。


鸦巢深树饥争噪,鹊聚空梁冻不飞。


双棹山阴狂客返,一蓑江上钓翁归。

四匝阴云动浃旬,河山积玉几番新。


吟馀瘦骨应怜我,寒到贫家亦恼人。


浮世悟来皆泡幻,化机流后即阳春。

谁剪琼花促未停,海云笼日上苍冥。


地宜麰麦三回白,山露芙蓉几仞青。


寒溜不妨和漏滴,春蚕犹爱隔窗听。

玄冥司令势何严,一雪能教数日淹。


风敛冻云归远岫,天开晴日上虚檐。


梅腮破腊争匀粉,笋指缘寒未露尖。

楼雪初融岁欲更,喜闻乾鹊报天晴。


炊烟早逐朝阳起,春意潜随野水生。


云散佛头来岳色,风回仙掌落钟声。

阴沴初消瑞日升,田夫于耜拟东兴。


山头破暖青犹在,柳眼窥春绿未曾。


双艇远依收钓火,一帘深映读书灯。

雨花云叶逞新奇,剪水何人夺化机。


掌上芙蓉旋玉女,空中缟素簇琼妃。


郊原瘦蹇冲寒去,野渡轻蓑薄暮归。

长乐钟声散曙鸦,九衢风力疾于车。


折残渭水竿竿竹,拟遍梁园树树花。


沃野春回千陇麦,层檐冰缀万人家。

已密还疏乱更纤,袭人寒气十分严。


可能端木皆成粟,未必杨花却似盐。


冷咽铜龙沈晓漏,声酣铁马战风檐。

前驱堕指折弓弦,四顾茫茫失渭川。


初讶飞花连碧落,还疑美玉出蓝田。


随车缟带真无异,卷幔冰崖绝可怜。

小结幽亭傍此君,百年风雨任朝昏。


湿云侵晚笼茶灶,高节凌寒落酒樽。


窗外有时摇翡翠,风前终日散兰荪。

十二阑干百尺楼,千年风景一时收。


不妨老子常开眼,曾辱高峰为点头。


爽气隔帘时冉冉,岚光浮座晚悠悠。

小结幽亭用意深,西风开遍满篱金。


餐英自得灵均味,把酒谁探靖节心。


冷艳不嫌秋色淡,残枝偏耐晓霜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