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扰扰浮生空自忙,一杯谁不负重阳。


芙蓉且莫嗔篱菊,琥珀从教泛羽觞。


池水三珠含晚照,秋林一带弄晴光。

自笑官闲岁月忙,西风吹过七重阳。


衰颜每愧逢佳节,黄菊何曾负此觞。


乡思暗随飞雁远,诗怀清浸碧波光。

搆亭新著静观名,别酒逢君两度倾。


鱼鸟自循飞跃性,湖山应识滞留情。


花知爱客偏含笑,蝉为催诗巧送声。

辩捷谁能不丧真,斋头一字当书绅。


坐忘直欲方前哲,辞寡由来是吉人。


静掩虚窗闻百舌,闲搔短发对灵椿。

风雨潇潇坐一亭,凝香寂寞对遗径。


燕鸠结舌频窥树,兰蕙藏春不放馨。


活水游鱼偏自得,满庭芳草为谁青。

亭子抛梁亦与诗,东西南北正相宜。


乾坤剩有三春意,花鸟那容一老私。


洒洒东吴新样制,殷勤多士见心知。

白杨何处送残悲,挽笔狂挥又不辞。


迹灭彭城哀此老,风观西浙羡谁儿。


鸾章旧匣存封贲,杯饭比邻起梦思。

星芒垂戒向天津,仁爱天心见十分。


唐介偶谐文彦博,汉昭终辨霍将军。


心悬南极看珠斗,目断青山隔暮云。

斯文曾未识荆州,多少明珠惜暗投。


画舫莫随流水去,白云多被好山留。


扫除俗虑新茅笔,披过寒冬老布裘。

驰逐尘氛十二州,何如良话几宵投。


可人佳境终难写,过眼韶光去不留。


庭草共沾谁雨露,江山清重汉羊裘。

契合斯文共九州,偶来山阁话深投。


境非真见醒如梦,形到忘来去复留。


蟹熟更浇娘子酒,官贫须典木绵裘。

岁晏相看古睦州,金兰气味几人投。


情深杯酒阳初复,兴寄乌龙迹更留。


浮世未夸新甲第,春陵元有旧箕裘。

杨柳风飘葛袂轻,乌纱新领出都城。


为贫莫道非经济,阅世阿谁是鉴衡。


坛杏春回深化雨,南溟秋老变鲲鲸。

西江何处是云津,分得匡庐白鹿春。


庭草易沈先辈迹,书香仍继后来人。


品题山水谁留谶,变化云龙自有神。

东田田上结茅茨,插柳牵萝护短篱。


粳稻熟来馀岁计,水云深处落吾伊。


牛刀出试调元手,莎径翻思曝背时。

巉岩历尽到山门,万木丛边酒一樽。


霜叶步穿僧径滑,松香烟绕谷云屯。


富春山拥螺千点,丁字溪蟠线一痕。

曾因南岳笑昌黎,下马巑岏路未迷。


红树半遮幽径晚,白云回视众山低。


崖蹲狮子天生兽,径转乌龙石作梯。

贡选归来暂舣舟,十年相别话还投。


秋光满眼休辞醉,世计催人易白头。


己未叠经新甲子,重阳又迫旧严州。

秋风消息到谁家,天意分明见此瓜。


并蒂巧垂双碧玉,娱宾还放一黄花。


寻常草木灵皆在,冷淡门墙兆已佳。

琅玕森列碧窗虚,万事人间已破除。


爻画洞观成像后,吉凶看到未形初。


静中生意兼抽笋,闲处天机见跃鱼。

郯城胜迹几龙门,此水聊堪一试竿。


钩饵颇嫌沂沐泄,钓丝闲引月星寒。


苔矶坐暖湍仍急,铁笛声沉夜已阑。

人间时节傍清明,晓枕惊回布谷声。


百亩会看烟雨足,一犁穿破垄云平。


芸苗毙带逡巡酒,尝稻匙翻骨董羹。

巍巍孤冢出郯东,孝妇千年有此封。


官府每因谗口误,皇天终是血城通。


寒烟几换清明节,老树空摇花信风。

古城城古旧谁居,郯子千秋此故墟。


闪闪夕阳衔远树,萧萧故垒带平芜。


寻芳酒倦和云睡,吊古诗成摘叶书。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兴来何处杖鸠藤,春思飘飘傍马陵。


苍羽夹归青嶂合,沐沂飞绕碧波腾。


莺花竞逐风烟醉,蜃气遥连海市凝。

笋舆潇洒漳南路,却爱君侯样制工。


款段惯曾驮李贺,蒲轮今益愧申公。


行边风日轩窗小,醉里云山兴味浓。

翻然徒步往忘疲,却忆先生在邑时。


他日官衔虽主簿,如今斯道却宗谁。


祠前榕叶聊供扫,炉内枫香逐旋吹。

阅世空惊四十霜,年华如月到中央。


褰帘共赏人非少,袖手还容我在傍。


眼底毫芒堪遍烛,酒中斟酌岂须忙。

微官何处尽平生,文字真愁误俊英。


眼底深沈端有分,镜中妍丑本无情。


香风淡淡飘丹桂,白月迟迟照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