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

明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脚年来陟两畿,南溟空仰一轮丝。
考亭旧学曾称伪,严子滩声也未夷。
坛杏坐忘春雨后,浙山看到晚晴时。
长薄微微带暮城,飞丝摇荡午风轻。
云生肤寸天应近,山破模糊日漏明。
壶矢酒催花亦醉,童音诗叶律偏清。
新晴天宇正和融,画舫飘然背浙东。
最绩备书南阙下,封章先贮皂囊中。
一樽别酒醒还醉,几树飞花白间红。
画舫频催馆更迎,振衣应为救时行。
云连浙水风涛壮,春入都门锦绮明。
城社鼠狐终未净,郊原豹虎尚纵横。
霹雳声沉又几年,片帆今挂北趋船。
文卑贾谊徒流涕,璧有相如定保全。
天入春来晴复暗,山随人去断还连。
司谏归来未半年,胡为又买北京船。
人间母子恩难割,天下君臣义两全。
凤鸟云霄非寂寞,莺花杯酒更留连。
远岫远虚宇,幽深一径开。
应声秋谷静,招手白云来。
立马吟看菊,攀松步破苔。
景色推重九,人谁笑口开。
乌龙山自好,僧閤我初来。
返照明松径,闲花落砌苔。
薄暮蒲帆卷,深更谷雨飘。
船灯明复灭,篷漏溅还跳。
违湿迁无地,冲寒讶有潮。
篆封官假一旬间,身领儒官未是闲。
闲里尚多忙里债,爱人多少未游山。
时雨连绵洗故城,绣衣当道典文衡。
润回生意元无限,隔断红尘香不惊。
寒透野花微有色,翠交庭草湿无声。
肩舆穿破万山烟,江北河南路几千。
收拾流亡归载籍,抚绥憔悴见青天。
玺书宠贲名应重,章疏经营事可传。
清妥编氓仰硕儒,檄书传布肃规模。
春阳和煦连三省,度量汪洋隘五湖。
司府雍雍鳞册就,闾阎帖帖犬声无。
檄书频降自都台,经画曾谙济世才。
三省遗黎归抚字,一春甘雨不劳催。
泰山峰顶嗟何及,北斗天边望几回。
朱甍碧瓦照南阳,争羡明禋有此堂。
对越每加临上帝,孝思时或见先王。
斋居四面存箴警,宗社千年共寿昌。
千里神交感至情,远持书币到襄城。
岘碑老泪今谁堕,汉水真源拟共评。
潦倒几回尝世味,疏慵深恐负诗盟。
明月清风不用求,乐天知命亦何忧。
董生已破江都梦,穆子空怀醴酒愁。
秋气入帘残暑尽,晚山当座白云留。
殊方传酿得新醅,糯麦融成造化胎。
风韵只凭葭管透,阳春疑似蜀江来。
坛封未许诗人剖,糟粕常令盏水催。
电掣风驰变霎然,满街流潦涨如川。
人因屋漏多嗟雨,我愿年登欲补天。
违湿五迁窗榻外,燎衣三易壁灯前。
亭午方将瞌睡时,洗心又领一番诗。
闲来弄笔君应捷,老去论心我自迟。
广大桥门容吏隐,摩挲铜狄记人谁。
偃卧空庭月满裳,陶陶曾未引杯觞。
图传周子元无字,梅写林逋尚有香。
夜合烟消栽渐长,蕡麻风逐舞还狂。
解带风轩小坐时,雨馀花草正撩诗。
淋漓墨汁书乘醉,屈曲荷筒酒及迟。
握手倾心非偶事,忘形如我是何谁。
都城产子甫胜冠,十八年来又此欢。
笑我两叨汤饼会,他乡仍作故园看。
一门谱续宗支茂,九地心知伯氏宽。
笑将图画写睽离,画不能言更着诗。
山色高低催去棹,莺花撩乱倒深卮。
云霄有路看飞翮,经典何缘托旧知。
叉手东风月一更,我来君去最关情。
天机转弼南都教,人事难逃月旦评。
四海英豪频属望,八闽衣线念非轻。
逢人羞更语弹冠,寄迹贤关席未安。
去脚驱驰春已暮,浮云挥扫事无端。
芝兰径里风微动,枢斗天喧夜耸观。
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
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
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
浣花溪里草堂诗,山水空怀子美辞。
庭户偶堪供起倒,市廛那惜断闻知。
磁瓯酒泻歌吟里,柳笔风生酩酊时。
佳境才拈便有诗,六经何用赘浮辞。
重门昼掩真长策,白月宵临即故知。
居偶宽凉容展步,事无牵强但随时。
七夕谁家送酒频,南阳一骑走红尘。
铜鞮唱月延今我,岘石沉江笑昔人。
秋嶂挥杯添话柄,暮云翘首忆儒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