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濯锦江边一丽人,千秋传得镜中身。


自惭不及高千里,未识花容真未真。

满目溪山笔下成,山边山外有溪声。


凭君欲领溪山趣,但向绿榕桥上行。

樱桃颗颗烂如霞,曾献炎方产内家。


寄语金衣旧公子,不须衔出上阳花。

岭南荔子似闽中,写出累累锦一丛。


记得高凉当日事,两株斜映小窗红。

五指低垂缀一柯,名园佳果似兜罗。


生来自有黄金相,欲向阿难顶上摩。

落尽桃花闭洞门,重来无处觅仙源。


于今又隔千馀岁,知是秦人几代孙。

丹铅随意写生绡,幻出空林绛玉箫。


五月十三曾一醉,至今红晕不能消。

山色苍茫烟水深,小舟撑出绿溪阴。


一竿独钓中流影,谁识悠悠隐者心。

古木萧萧荫溪曲,满山苍翠飞林麓。


扶筇行过小桥西,隐隐书声出茅屋。

齐纨开处便氤氲,移得天香澧水濆。


自有佳人留楚佩,不须重说马湘君。

一枝玉质衬红妆,月里妖娆雪里香。


莫向天台山下种,恐将春色误刘郎。

空说湘江九畹春,残枝憔悴不堪纫。


深林岂是幽香少,半采天涯寄远人。

庾岭曾看雪万枝,生绡今见墨淋漓。


江南多少思归客,莫向天涯笛里吹。

名冠青楼有几春,琉璃砚匣自随身。


相思不寄崔徽笔,但写红蕉当美人。

长喙如朱翠羽齐,寒芦聊借一枝栖。


越裳久已无人贡,好向林中自在啼。

团扇当年巧样裁,宣和殿上几徘徊。


丹青绢素俱零落,独有蛾眉怨未灰。

銮舆东下指临安,北望中原路渺漫。


写得残山兼剩水,只留团扇与人看。

楼船航海事飘零,无数蛾眉恨血腥。


团扇独留宫树影,六陵何处见冬青。

不向枝头说是非,性灵虽巧已忘机。


梦魂只傍垂杨宿,未可轻从济水飞。

高阁崚嶒章水边,曾从南浦系归船。


披图忽讶身如梦,回首春风二十年。

楼上箫声久不吹,梧桐花下立多时。


此身岂少双飞翼,不到成双不肯骑。

幽居疑是子云亭,水绕柴门昼不扃。


独卧西堂清梦远,春风池上草青青。

小小轩窗匝密林,山鸠啼昼乱云深。


飞来雨气青如染,半带松阴半竹阴。

高阁三层傍水开,诗人多在此衔杯。


从今磴道空危绝,若个诗人得上来。

关外车声不可闻,溪边公署闭寒云。


从今来往渊溪路,定忆风流屠使君。

清溪流水漾松花,独倚孤松不结跏。


安得添余丘壑相,林中同吃赵州茶。

燕子楼中午漏迟,荼蘼花影上帘时。


含娇自起开妆阁,学取西山画黛眉。

金屋谁家罢管弦,博山沉水尚留烟。


夜深月到流苏帐,照见鸳鸯作对眠。

帝城三月雪全消,新柳如丝学舞腰。


何处女郎齐度曲,桃花春水赤栏桥。

沉香亭畔敞云屏,一树垂杨拂地青。


暂系紫骝欢莫去,盘中新有五侯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