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牵弱水船,山阻渔郎棹。
谁识仙人洞,乃在红尘道。
可怜白发人,朝朝望游子。
今日忽归来,饮水亦欢喜。
竹里自烧铛,清烟淡林月。
一饮洗烦嚣,再饮沁毛发。
昔逢惠山人,曾说惠山好。
季子千里来,同饮惠山水。
凫青点水心,云白杜山口。
借问山中人,还知此乐否。
青石桥边水,时时生细波。
凉风还暂至,金斗熨纤罗。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
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桥上山崚崚,桥边石齿齿。
差畅游人怀,奈伤驭者趾。
云中忽吠呜,岂是刘安宅。
近者爨烟青,人家枕山脊。
山下无人踪,山上无鸟语。
惟馀一片云,见我来游此。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
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巉岩绕畛畦,小径通车马。
即此是桃源,问津何为者。
一落书生口,魂香不计年。
须眉元别驾,翻托李娘传。
共道梦非真,谁知醒复伪。
飞升羡吕公,亦是梦中事。
枕中天地宽,梦里年光速。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
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一自辞亲返禁林,随人啼笑到如今。
三生白业施功浅,半世乌纱染俗深。
往事休污念佛口,新来初歇著书心。
柳烟槐雾接河梁,树杪分明见太行。
月上山城征马急,雨过汴水露荷香。
赠行古帖来东邸,侑酒新词出宪王。
宦味侵衰诗味长,道缘渐熟俗缘轻。
时从故纸觅高士,老结同参进曲生。
轻涤砚尘留墨绣,缓添炉火听瓶笙。
衰发萧萧不满梳,头颅四十欲何如?
风尘眯眼花医治,名利关心酒破除。
谈畏友朋焚麈尾,病休人吏掩蜗庐。
虞翻骨体终难媚,高枕从他笑拙疏。
仙郎别署饮休辞,春冷何堪送所知。
羸马冻蹄蹂雪径,饥乌寒距蹴风枝。
夷笺细字摹唐帖,胡髻尖毡缀汉丝。
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尽同元白诸人趣,绝是苏黄一辈诗。
老眼方饥逢上味,吟脾正渴遇仙医。
小楼朱几供旃檀,夜引闺人忏法坛。
净似远公尚剩发,贫如陶令未休官。
舍完儿女忙何事,典却田园醉不难。
罡风猎猎下征鞍,十月严霜次骨寒。
喷石澌沙犹古水,流苍滴翠是新竿。
寒鸦野店楸林黑,冻马荒亭莎叶乾。
却怜射虎人难偶,只觉雕虫技益工。
白日悲歌燕市筑,青春失意楚人弓。
陇西不愧称金友,仆射从今避火攻。
前年羽猎献长杨,归去三湘问雁行。
作赋丽如袁彦伯,通经精似蔡中郎。
角巾领袖高阳侣,麈尾凭陵侠少场。
懒慢人间惟叔夜,闲居膝下似安仁。
云霄调外沈冥客,花月尊前感慨身。
圃学东陵瓜欲结,家通北渚蕙堪纫。
少年经术兼词学,中岁空门又道家。
服药前身应许逊,博闻宿世定张华。
怀中明月珠堪售,望里神仙路不赊。
风神只似壮龄时,鹤发丹颜古接䍦。
此日南平白社长,当年中土紫薇司。
灯前历历蝇头字,箧里翩翩近体诗。
芳草平原极望空,一尊绀殿与君同。
千畦醉踏松杉影,万马骄嘶苜蓿风。
白日悲歌徒似侠,青春说剑更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