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佳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龙蛇入梦鵩哀鸣,劫火烧残大厦倾。
从此生机惊断绝,阖门老幼尽吞声。
大劫才离大疫临,寒灯彻夜听呻吟。
庭前赖有婆娑树,风雨黄昏又暗侵。
信宿迁延始至家,一人相见一咨嗟。
谁知大阮飘零苦,得庆生还病转加。
杏花开过又桃花,愁里光阴一月赊。
闻道故乡烽火熄,病魂先已闯回家。
头蓬足跣泪滂沱,虮虱攒身疾病多。
似此红羊罹浩劫,九原父母痛如何。
昆池卷起劫灰烟,顷刻漫空不见天。
从此公私涂炭尽,死亡患难一身全。
四壁萧条絮缕空,附棺无具附身同。
邻家借得黄棉袄,泣伴单衾殉殡宫。
青阳惨澹不成春,慈竹旋枯二月辰。
陟岵遥瞻方陨涕,那堪陟屺又伤神。
甲子纪元度岁朝,椿年未老望春凋。
五更惨向床前诀,遥指青天气寂寥。
风狂雨暴雪霜联,人事难知欲问天。
百难尽经惟欠死,不堪回首溯从前。
想到中天禅让时,皋夔依旧列丹墀。
末流忽变唐虞世,可惜先生未及知。
衰季难将节义论,伊谁誓死戒儿孙。
一衿冷落沧江畔,也有心肝奉至尊。
一池风月送新凉,才见新株茁水央。
秋士生涯归冷淡,美人迟暮发容光。
星期天上通芳讯,花事人间重晚香。
淩波仙子隔银河,环佩迟来莫怨佗。
为俟良辰开粉面,果然如意发心窝。
凝妆不屑张红伞,点额还疑蘸碧螺。
春时清淑夏清和,反觉韶光四月多。
草色风前芳可嗅,山容雨后沃难摩。
麦将成浪花才落,桑到分枝叶半拖。
春蚕到老尚抽丝,怅忆荃荪赋楚辞。
北地佳人愁独立,西江明月照相思。
云龙事业随波逝,香火因缘感佛慈。
往事梁园付水流,梦魂时复夜深游。
平津待士三生契,杜曲还乡两鬓秋。
薄宦辛勤馀薄禄,浮生飘泊感浮沤。
竹林求友莫如君,出谷莺声乐鸟群。
秋老尚将三径启,诗迟想待百花薰。
高人踪迹无妨远,夫子文章可得闻。
天下英雄只使君,不求腾达亦超群。
门无车马陪琴卧,室有芝兰比德薰。
旧雨卅年寻旧梦,新诗一卷当新闻。
盈盈一水讯鸥程,听说坡公寓郡城。
名士倾襟联后进,传人当道让先生。
绝尘高翥云中鹤,求友新迁谷口莺。
故里重开著作楼,布帆江上识归舟。
汉唐两代丛书续,岭峤双旌宦迹留。
雅曲先为朋辈倡,遗珠广替故家收。
万派江声腕底鸣,新诗读罢有馀情。
风骚独倡千秋业,几席亲联四海英。
上接敦盘袁蒋赵,远搜文献宋元明。
劫灰飞过又回轮,如见前身狎习人。
旧调厌听巴里曲,名花空负洛阳春。
朗陵辙迹浮蘋梗,盲女琵琶动陌尘。
黄粱一枕幻耶真,梦去无踪枕尚存。
历历雪泥曾印我,萧萧霜鬓已侵人。
铁椎力重心犹怯,铜狄亲摩迹已陈。
芙蓉城外大江流,多少文澜笔底收。
风雅竟能涵万派,丹铅早自定千秋。
才人好事编新语,诗鬼衔恩上选楼。
名满寰区六十春,庄襟老带想丰神。
家风鸿博开宗派,生日渔洋证后身。
五岭烟云双蜡屐,三吴文献一传人。
京师竟作虎狼窝,窝外鲸鲵又奈何。
魁柄神奸操只手,孽缘香火召群魔。
闰逢八月黄花落,乱合五胡白骨多。
门对清溪水一方,森然古柏见祠堂。
披肝疏草光青史,带发头颅见烈皇。
第一清官标姓氏,在三大节定存亡。
漏声滴滴警宵眠,潘市停桡欲曙天。
半百水程过枕上,两三邻舫泊堤边。
风波险处帆休挂,灯火闲时梦亦圆。
橹声欸乃杂渔歌,已渡长泾十里河。
星斗夜寒人意静,霜天月淡雁行过。
舟经蠡漍遥闻柝,路近鹅湖捷似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