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同有后山才,只汝高吟未至哀。
谢朓诗传清似水,樊南心与烛成灰。
每从闲处深思得,讵向前人强学来。
四载离悰感索居,忆君南渡又年馀。
未违踪迹人间世,稍慰平安海外书。
向晚梅花才数点,当头明月满前除。
本欲登高避市尘,不知山上有行人。
千峰落木天为远,万物逢秋气尽辛。
篱菊未开今日雨,霜林争似晚来春。
恨煞蛾眉眼底波,残铜犹得一摩挲。
秋来憔悴知谁见,醉后低徊奈汝何。
顽质尚供当世惜,幽光曾閟古人多。
愁入蒹葭不可寻,闭门谁识溯洄深。
江湖一往成回首,风露当前独敛襟。
遗世尚多今日意,怀人空有百年心。
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本是临安劫后灰,断笺何意更新裁。
百年人物全非旧,一纸沧桑已再来。
往事丛残争入眼,水窗明瑟共衔杯。
典衣原为买书贫,生事初怜渐苦辛。
载籍独寻还此日,典型虽在已无人。
灯前着影添千卷,海堧回寒过一春。
欲留无谓去犹迟,此会行将一再期。
共惜徐陈虚并世,未应华管异他时。
壮能淡泊吾谁与,秋正萧条别更悲。
名地阅人谁是主,眼前风景足怀宽。
初秋野菊城根晚,一雨湖菱桨尾寒。
息壤且寻他日约,好山频为去时看。
登临已落咸淳后,北望劳劳此际情。
吴越坐分秋一色,江湖来与海相争。
早枫着叶黄于水,晚柘抽条绿到城。
一峰迎日满清晖,绿瓦红墙委断扉。
去劫百年犹未复,烂泥诸佛竟谁皈。
古无创业残文教,水欲分湖涌翠微。
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
中原十载拜祠堂,不及西湖山更苍。
大汉天声垂断绝,万方兵气此潜藏。
双坟晚蟀鸣乌石,一市秋茶说岳王。
斜日南屏溯岸行,疏疏堤柳不胜情。
一湖山色分明好,两姓碑题俯仰生。
酒气浃坟秋醊祭,烛光摇树鸟悲鸣。
照眼西湖今始过,晓钟真奈不眠何。
断虹带雨生初日,森柳排山覆晚荷。
浅水蓬莱行再见,两堤菱芡已无多。
舵楼时起浪千重,自摄心魂惝恍中。
飘泊正如秋一叶,寻常经见海多风。
高帆鸟翼呜呜黑,落日鱼涎拍拍红。
烟城历历傍舟移,来处回看日向炊。
高树翳蝉含雨涩,晚潮随月上江迟。
侧身我尚酬形影,即景诗难免乱噫。
清明北郭多车马,归客依依起向晨。
原草渐生回烧日,水禽初变有莺春。
青山原是伤心地,白骨曾为上冢人。
又去吴淞作海行,万流回首只凄清。
樯灯倒照鲛人出,天幕低张鱼火明。
远客一舟同契阔,归航三日过零丁。
风飘残雪沪江干,忆汝家山骨未寒。
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
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
病怯奇寒起更慵,夜来风雪满吴淞。
残炉烬落光初蜕,小阁窗疏冷未缝。
百计安心殊亦误,有身为患适何从。
种得寒梅迤海滨,是间卜筑已殊邻。
江湖乍见初冬雪,天地难为一室春。
靖节桃花源上记,耆卿杨柳岸边人。
胆肝每为论文见,国事同归袖手观。
倘有世图宁恨晚,只愁天下渐殚残。
萧条飞雨秋兼别,磊落当筵慨且叹。
闭门不作登高计,独卧沧江寂寞滨。
原草晚明初见烧,野萸秋老渐多辛。
一家悬系天南北,八口萧条鬼故新。
正是霜寒钟更哀,摩挲琴影墨生苔。
旸潜此日仍修夜,爨下能馀亦劫灰。
故国山川容静对,一时风雨与俱来。
风雨茅龙落笔奇,文章万古在南陲。
荒崖莽莽三忠庙,奇石阴阴一字碑。
我已汍澜频掩卷,不堪零落未收辞。
恐我不堪憔悴死,狂歌度日复何如。
苍云白雁自南北,浊酒素琴相起居。
身外行楸还列列,梦中飞蝶觉蘧蘧。
别后寄书能慰我,江楼应识此时情。
日斜鸦倒回天影,雨过车留碾石声。
顿觉须眉有秋气,强扶魂梦惜新晴。
武林一水盈盈际,心远惟添往复情。
湖堧诗能先雁到,海滨风已入秋明。
愁来杯杓沉吟过,别后菰芦寂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