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

杨圻,初名朝庆,更名鉴瑩,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百货云屯见鄂州,帆樯如栉蔽江流。
天边斜雨挂烟树,江上夕阳明酒楼。
如此山川移客枕,为寻形势踏渔舟。
漠皇宫殿拂星河,天仗遥开入大罗。
三海恩波仙浪静,九门春色晓云多。
翠微日出开金锁,紫陌人来响玉珂。
双柑斗酒人依旧,绿遍了宫墙柳。
水面茶烟风片皱。
看花院落,听莺时候,笠屐携红袖。
一帘卷起古今愁,清叹动高秋。
早知酒热波心冷,趁斜晖一晌登楼。
杯底干岩万壑,江山半壁交州。
冷斜阳深照海山楼,摇落一身秋。
看百蛮烟火,三江关塞,风物都收。
胡马何时荡尽,清泪洒沧洲。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斜阳淡淡波纹皱,短短苏堤柳。
柳边谁说是苏家,一点秋坟满地落秋花。
西湖岁岁芙蓉老,多少才人吊。
屈指无端,岁华暗换宜春帖。
鸭炉烟结,梦暖春寒烈。
风竹凄清,敲向黄昏澈。
曲院小池花涌,楼外垂杨舞动。
人独立,小桥西,较量春愁轻重。
莺燕,低弄,流水斜阳如梦。
小廊幽寂,认谢家庭院,旧时月色。
立尽黄昏,上了酴醵,深深照人寻觅。
曲栏风定调鹦鹉,看约住彩云三尺。
水碧沙明飞白鹭,最爱登楼,最怕登楼去。
极目中原红尽处,斜阳直上长安路。
看尽斜阳新月吐,西塞山前,前度扁舟住。
楼上天风吹满袖,头上青天,欲问频搔首。
赢得江湖来载酒,山寒水冷诗魂瘦。
一片烟波都似旧,醉也扶归,风雪黄昏后。
自有雄愁营九塞,满地江湖,几个渔樵在。
鸿雁一声沈暮霭,襄樊水乱山横翠。
残照当楼拚一醉,酒力消时,怎敌西风脆。
加餐健饭,自家调护,荆楚岁晚乍警。
短篱照眼南枝放,却忆红窗雪夜,妆残花靓。
老去兰成犹万里,算两字功名昼饼。
楚天高,襄路迥,水碧沙明,万点寒鸦浸。
西北川原烟树暝,放下珠帘,莫使魂销尽。
买村醪,还独饮,莫问英雄,且向渔樵问。
百计留春春已困,如此烟花,消息无人间。
旧日亭台今日恨,故人大半非玄鬓。
燕子归期还未准,怕上层楼,怕见春光尽。
石头城畔酒家寒,不忍倚雕栏。
僧楼残照,女墙新月,如此江山。
向人话到苍茫事,心事与秋残。
雨湿一山云,洞里乱松烟落。
不辨仙源何处,但飞花千壑。
闲禽三两隔峰啼,来去自知乐。
江岸飞满流莺,甚催春归去,些儿容易。
都是寻常闲院落,日暖昏沉沉地。
春已无踪,玉人不管,一枕春眠腻。
爆竹声,笑语声,水殿烧香风露清,荷花天欲明。
去岁情,今岁情,雪裹红梅风里灯,翠云裘子轻。
冰簟银床除夕,家家醉后歌声。
池上新荷三两点,十二珠帘千盏镫,烧香坐到明。
水殿云房都在,闲愁万里堪惊。
乍暖轻寒,原来是清明时节。
但一例繁华过了,便成消歇。
盖地梨花幽巷晚,漫天新柳红楼月。
明月飞天水,苍莽海云间。
长风吹送秋思,绝域夜如年。
一片山河旧影,清簟疏帘深照,病骨觉新寒。
星不明,月不明,暗里人来一点钟,苍苔深处行。
来得成,去不成,城上醮楼打五更,花间春雨声。
晓起梳妆清润天,一分风露二分烟,镜中眉妩见春山。
独向朝阳开绣户,更依春水卷珠帘,晓池新放几枝莲。
旧事堪弹指,看依然貂裘鹤氅,亭亭云水。
白雪红梅春如海,雪色花光相媚,更人坐花边雪里。
琪树瑶林黄昏月,照楼台白玉堆成地。
大好佳山水,天外有人间。
惜哉如此烟景,都付与谁看。
自古诗人未到,一任峰青江碧,寂寞几千年。
最清楚长亭官道,十里西风,一鞭残照。
容易天涯,来时南浦暗芳草。
如今攀折,更一半霜推掉。
玉环风色,斜倚栏干,珊珊有恨无力。
深径谁听,风雨夜来狼藉。
上阶三两蝴蝶,悄无声飞过墙北。
日日愁风,朝朝看雨,画楼闲杀鸟衣。
同是天涯,相逢总是依依。
春潮夜打山根月,送帆樯海上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