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门前黄叶断人行,寂历山房昼亦扃。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笔自抄经。
冷屋栖云是几年,嗔人履迹破苔钱。
不辞更入山深处,手种西方社里莲。
山头兀坐已忘年,咫尺孤云两角天。
但有圆明真实在,是身何往不安禅。
山深地僻人稀到,安得沧浪孺子歌。
缨上本无尘可濯,莫将止水强扬波。
小溪亦有怒涛翻,可但沧溟始足观。
世事会心无广狭,请君来此试观澜。
风动云开净客颜,三千丈石锦烂斑。
淤泥不是花开处,擢出天河绿水间。
花花结结净无尘,却笑庄严未是真。
五色明珠光照水,湛然清净本来身。
潭面摇光媚日华,水文倒影射檐牙。
倚阑如在云霄上,俯看萦风万雪花。
水沫抛来骤出奇,满空洒下雪纷披。
云端惊见双峰面,恰是仙人剪水时。
烟际亭亭出古崖,几层翠盖倚天开。
铿然风向林梢过,知有神仙玉佩来。
一生不买真清誉,平日不歌招隐诗。
底事琢山成大字,有名还被众人知。
水出双溪似镜平,萦回遇石自成文。
眼明波上谁相对,只有飞来白鹭群。
二水来从翠岭头,相逢涧谷却同流。
冷光如镜清人骨,探借山间六月秋。
一山夐出众山中,日照烟浮紫翠浓。
山不争高人共仰,几多丘垤俨相从。
涧分南北两源通,绕转春山翠几重。
偶尔混然成一派,滔滔东去共朝宗。
听钟吃饭东西寺,就水烹茶上下池。
二百年来陈迹在,摩挲苔藓日西时。
水从洞口泻玻瓈,松桧林中日影低。
胜景略无人避世,始知不是武林溪。
清风披拂藓苔痕,洞里仙乡万古春。
有路尽通尘世客,来游何独是三人。
下视眈眈猛若神,世方重利反轻身。
纵教是虎真非石,藜藿来寻亦有人。
仙洞深沉杳不扃,层峦双耸插天青。
矞云常抱山头石,曾是前朝岳降灵。
金能生水水涵金,本本源源造化心。
几许碎金随水出,披沙终日若为寻。
头陀岭下招提境,画阁阑干几度凭。
游客骤来还倏去,看山输与在家僧。
要学骑蟾主簿仙,休官直上九华巅。
我来细读碑间字,风叶时时一飒然。
凑入方池一脉泉,泥沙不杂性中天。
时时自照清癯影,白露风标是水仙。
呷呷波间锦羽明,地无尘处可幽亭。
唤回天上张公子,来与山家注水经。
朱甍碧瓦粉墙围,花舫回光洞户辉。
自是故家开第宅,乔林景物两芳菲。
溪声西去疾于雷,山麓云根翠户开。
枉却幽寻三十载,壶天月窟欠曾来。
雁浴鸥栖水影平,菰蒲菱芡透波生。
冷风瑟瑟山前起,应有天仙下濯缨。
卷曲山阿路窈深,春风随地散幽芬。
洞中仙客谁为伴,去去来来自在云。
两崖对耸三千丈,上倚清虚小有天。
玉户金铺云杳霭,罗衣摇曳几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