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山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老归真主,前朝遗数公。
精神时一会,出处道皆同。
起潞仪刑地,烦温燮理功。
圣贤遗陈迹,文章隐至神。
北天开盛际,南国起斯人。
兼济希先觉,公传袭大醇。
仙佩玲珑白玉寒,每来常与寺僧看。
忧民未有林泉约,重到岩前为解鞍。
忘身为利得忘形,弃弹庄生只自惊。
嗟汝虚憍气方盛,何时全得似无情。
竹影摇金翠,泉声响佩环。
庵前春日落,人向定中还。
物外溪山乐,穷中岁月优。
斯人招不起,十顷稻田秋。
活水停无滓,嘉鱼养不惊。
休言濠上意,秋鲙与春羹。
日影摇吟笔,烟光落酒杯。
犹嫌池外俗,移入镜中来。
平池风菡萏,照岸雪玲珑。
无限骚人意,栏干霁色中。
耸秀山岗合,回环斗柄临。
焚香无俗虑,一息见天心。
叠叠波纹绿,摇摇雨气香。
菱歌谁与发,秋兴似江乡。
野景宜花看,秋芳近水多。
溪流光不断,千尺粉红罗。
石面苔封合,波心月照空。
仙翁行道处,清影露华中。
蒲柳春阴重,禽鱼晚景多。
轻舟乘酒去,明月扣舷歌。
飞泉分下一岩寒,谁识神功借意难。
泻出龙漦投石上,缀成仙佩落云端。
离山便有江流杂,当道宁辞宿眼看。
休向诗中恨不平,范滂留意在澄清。
烟霄鸿鹄飞将到,雷雨龙蛇蛰未惊。
声价得来知道长,穷愁消尽觉身轻。
新诗才读眼惺惺,照见词源彻底清。
白雪乍闻高唱喜,明珠翻值暗投惊。
儿童一辈年将晚,研席平生分不轻。
归来相值故园春,坐对春风忽怆神。
十里溪山依旧好,一番花木为谁新。
青云功业虽留我,白日光阴奈趁人。
人间夫妇老难期,九十俱全古亦稀。
沧海蟠桃堪结子,碧梧栖凤久忘归。
君恩黄发颁新诰,儿戏青衫著彩衣。
鸑鷟峰前旧隐亭,仙翁曾此被弓旌。
云山每恨未能到,松桂向人如有情。
共把清尊惭北海,更听馀论学南荣。
归船才泊古巴台,遥见诗筒眼豁开。
摩垒只忧轻挑去,报琼何意误投来。
老知仙梦终难到,清喜英游屡得陪。
经年东北望阳台,阻奉从容一笑开。
良会俱从江上得,清风潜向坐中来。
诗成不倦乘闲写,酒好何妨尽醉陪。
千首诗兼百首文,宗韩之子拾遗孙。
吾乡此道嗟几绝,先世馀风喜仅存。
三变声名徒自惜,平生襟抱向谁论。
春风猎猎卷双旌,太守开樽上子城。
地僻养成山水趣,民和流入管弦声。
林花远近参差发,野景朝昏次第生。
霖潦经时路未通,公言行县太匆匆。
安知风雨欺人处,正在溪山绝险中。
一出到头馀日在,少留随分觉途穷。
随和箧笥号藏珍,物理求多渐失真。
骐骥已胜千里足,鹪鹩才寄一枝身。
自怜蹭蹬居前秕,岂意蹉跎接后尘。
雪白霜猿久已灵,江山但觉有馀清。
优游此地不常出,皎洁一身能自明。
高挂岂知神气王,仰看谁为骨毛惊。
僭田收尽连蛮徼,旧版从来实汉民。
草染华风能不瘴,山离污俗自无尘。
连城解丧吴王濞,钜积终刑石季伦。
曾继唐贤旧唱酬,宿云亭传为迟留。
韦温石上寻遗迹,蒲邓天边忆俊游。
亭榭寂为闲处所,溪山清带古风流。
闻乞湖州去,交亲不与谋。
京尘收马足,汴水放船头。
试茗春归渚,题诗月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