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上

宋温州永嘉人,字元礼。刘安节从弟。哲宗绍圣四年进士。与安节时称二刘,为乡里所推。累官侍御史,上疏直言宰相蔡京罪数十条,又与中丞石公弼共劾之,京罢相。迁右谏议大夫,知婺州。徽宗宣和初致仕。有《刘给谏集》。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半凄然客思清,杖藜何处畅幽情。
晚天风雨莓苔活,闲傍栏干取次行。
云头依旧尚团圆,未觉清光有两般。
自是人心重佳节,故将今夕不同看。
望中银汉只如昨,坐久园亭又更寒。
卷尽浮云见碧虚,初传更漏滴铜壶。
入秋爽气迥然别,此地冰轮何处无。
共想姮娥依桂魄,独怜飞鹊绕庭梧。
黑云滃蔚自西来,伫立危楼亦壮哉。
远壑烟生千里雨,寒潭龙起数声雷。
田畴坐看还丰岁,里巷遥欣弭旱灾。
闻道东山有圣泉,杖藜侵晓到山前。
一泓寒玉流无尽,万顷良田大有年。
茶鼎晓煎云脚嫩,斋厨夜引溜声圆。
自从南郭得三椽,怕趁荆溪半夜船。
每望白云惊岁月,空将清梦绕林泉。
虽因追远时来此,又见登高意惨然。
为爱端居上郡章,里闾何幸得徜徉。
买田郭外春耕早,筑室湖滨野趣长。
且把旧书遮病眼,了无尘事扰中肠。
频年京阙暗胡尘,窃发桐庐更骇闻。
食尽犬羊还自毙,火炎蝼蚁却须焚。
中原已有汾阳将,二浙谁驱下濑军。
未寻南郭旧生涯,且向淮堧太守家。
西圃学栽陶令菊,后园时种邵平瓜。
民淳讼少看空圄,吏散庭空听报衙。
高峙危楼压翠岑,登临遥想昔贤心。
人随岁月有兴废,名逐江山无古今。
残日汀边生晚思,断云帘外卷晴阴。
门向平湖静处开,雨馀山色入帘来。
连云竞秀千岩竹,隔水飘香一径梅。
观里紫芝元不老,柱头玄鹤几时回。
高树环清池,波平春正绿。
移舟近南崖,倒影见华屋。
危梁属修径,幽思生远目。
兹亭予所作,再到异畴昔。
江梅老半枯,桧柏春逾碧。
易名为岁寒,表此苍翠色。
旧庵在山顶,去此五里馀。
创谋自吾祖,迁就今所居。
往时僧不多,苟且完室庐。
双成送我蜡梅花,夜静幽香自一家。
疑是素娥乘月下,淡黄衣袂紫云车。
国尔忘家是所先,如何交构竞争权。
霜台白简真可畏,一日五公俱左迁。
江边茅屋被风掀,雨打疏窗夜小眠。
催唤儿童五更起,重添篾缆系渔船。
借得西庵不似庵,宛如蜗舍住城南。
晚来一盏亮功酒,更荐栖林八寸柑。
轩窗高下傍岩隈,花木层层取次栽。
谁道山深春色晚,等闲桃李已齐开。
箨龙亭下知谁种,旋见新篁破绿苔。
到此不知才几日,抽梢今已过墙来。
绣岭峰高插晚空,雨馀烟雾淡朦胧。
琼枝细叶知多少,最爱团栾竹一丛。
征鞍终日雨霏霏,投宿栖林旋燎衣。
天意似怜行客倦,放将红日出岩扉。
谁知踪迹到桐山,赖有禅僧数往还。
溪路水深行未得,小窗幽阁总跻攀。
疏影横斜落酒樽,谁知寒月上梅轩。
昔年山相栖真地,我亦全家寄此村。
群峰耸拔更回环,鹤驾分明缥渺间。
金鼎丹成人不见,但留名字镇空山。
神仙已往遗基在,丹井凄清绝点埃。
归去漏残初睡醒,恍疑身到洞天来。
攀沿绝壁上高峰,下瞰尘寰杳霭中。
未饮刀圭跨鸾鹤,已如身世脱樊笼。
芙蓉已过菊花残,独有松筠耐岁寒。
一榻萧然无个事,坐看红日上栏干。
潇洒献公房,幽深古道旁。
山形半环小,池面一奁方。
已涉艰危地,方能处燕安。
人间不可忽,须向静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