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肃,彭城人,高祖从母兄也。
家世贫窭,而躬耕好学。
初为刘敬宣宁朔府司马,东征孙恩,有战功,又为龙骧司马、费令。
赵伦之,字幼成,下邳僮人也。
孝穆皇后之弟。
幼孤贫,事母以孝称。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
祖猛,字景略,苻坚僭号关中,猛为将相,有文武才,北土重之。
父休,为河东太守。
谢晦,字宣明,陈郡阳夏人也。
祖朗,东阳太守。
父重,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
徐羡之,字宗文,东海郯人也。
祖宁,尚书吏部郎,江州刺史,未拜卒。
父祚之,上虞令。
刘穆之,字道和,小字道民,东莞莒人,汉齐悼惠王肥后也,世居京口。
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敳所知。
敳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为府主簿。
帝祖母号太皇太后,母号皇太后,妃号皇后,汉旧制也。
晋武帝采汉、魏之制,置贵嫔、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
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是为九嫔,位视九卿。
给事黄门侍郎,四人,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
郊庙临轩,则一人执麾。
《汉百官表》秦曰给事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汉因之。
太宰,一人。
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
秦、汉、魏不常置。
益州刺史,汉武帝分梁州立,所治别见梁州,领郡二十九,县一百二十八,户五万三千一百四十一,口二十四万八千二百九十三。
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
蜀郡太守,秦立。
荆州刺史,汉治武陵汉寿,魏、晋治江陵,王敦治武昌,陶侃前治沔阳,后治武昌,王暠治江陵,庾亮治武昌,庾翼进襄阳,复还夏口。
桓温治江陵,桓冲治上明,王忱还江陵,此后遂治江陵。
宋初领郡三十一,后分南阳、顺阳、襄阳、新野、竟陵为雍州。
南豫州刺史,晋江左胡寇强盛,豫部歼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约始自谯城退还寿春。
成帝咸和四年,侨立豫州,庾亮为刺史,治芜湖。
咸康四年,毛宝为刺史,治邾城。
唐尧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尧都,土界广远,济、河为兖州,海、岱为青州,海、岱及淮为徐州,淮、海为扬州,荆及衡阳为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为梁州,黑水、西河为雍州。
自虞至殷,无所改变。
周氏既有天下,以徐并青,以梁并雍,分冀州之地以为幽、并。
《五行传》曰“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谓土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思心不睿,是谓不圣。
厥咎瞀,厥罚恒风,厥极凶短折。
《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
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
《五行传》曰“弃法律,逐功臣,杀太子,以妾为妻,则火不炎上”谓火失其性而为灾也。
又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
厥咎舒,厥罚恒燠,厥极疾。
《五行传》曰“好战攻,轻百姓,饰城郭,侵边境,则金不从革。
谓金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
厥咎僭,厥罚恒旸,厥极忧。
昔八卦兆而天人之理著,九畴序而帝王之应明。
虽可以知从德获自天之祐,违道陷神听之罪,然未详举征效,备考幽明,虽时列鼎雉庭谷之异,然而未究者众矣。
至于鉴悟后王,多有所阙。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
于周德,三苗共穗。
于商德,同本异穟。
麒麟者,仁兽也。
牡曰麒,牝曰麟。
不刳胎剖卵则至。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
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
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
宋武帝永初元年十月辛丑,荧惑犯进贤。
占曰“进贤官诛”十一月乙卯,荧惑犯填星于角。
占曰“为丧,大人恶之”一曰“兵起”十二月庚子,月犯荧惑于亢。
晋简文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荧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犹不退。
占曰“国不安,有忧”是时,帝有桓温之逼,恒怀忧惨。
七月,帝崩。
晋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
按刘向说“天裂,阳不足。
地动,阴有余”是时人主拱默,妇后专制。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曰浑天,而天之正体,经无前说,马《书》、班《志》,又阙其文。
汉灵帝议郎蔡邕于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
汉《鼙舞歌》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
魏《鼙舞歌》五篇:《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天生烝民》、《为君既不易》。
魏陈思王《鼙舞歌》五篇:
《圣皇篇》,当《章和二年中》: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
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
魏武帝尤好之。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箫铙歌。
晋郊祀歌五篇,傅玄造: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宋文帝元嘉三年五月庚午,以诛徐羡之等,仇耻已雪,币告太庙。
元嘉三年十二月甲寅,西征谢晦,告太庙、太社。
晦平,车驾旋轸,又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自书契经典,咸崇其义,而圣人之德,莫大于严父者也。
故司马迁著《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皇王正祀,下录郡国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