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风吹梦绿云端,此际思君蕙草寒。


北海才名应振世,邺都词赋早登坛。


每从斗畔占精气,转向樊中惜羽翰。

西京仙吏久分携,远道传书报每迟。


恨别无因重对酒,追欢只记旧题诗。


春留海上金光草,庆衍堂前玉树枝。

孤城此夜艳年芳,巷陌弦歌玉漏长。


残雪离迷明月影,疏灯隐闪画桥光。


笛中折柳声新听,马上传柑事未忘。

婆娑双鬓坐寒宵,鼓籥惊心倍泬寥。


驹隙百年逢节序,鹑居五亩寄渔樵。


云屏旧自枫宸赐,腊酝先将柏叶调。

空山华月渺愁予,此夕风前得报书。


千里人归沧海路,百年泪尽白云庐。


方从宿草悲陈迹,况对寒梅忆索居。

六传西风簇绣鞍,都门又作画图看。


应缘斗畔星辰逼,不为人间道路难。


汉阙恩光深子告,齐城佳气满承欢。

木落霜皋菊始华,离情咫尺渺天涯。


三秋佩拥河堤节,八月星浮汉水槎。


思客山中疏薜荔,缄书白露满蒹葭。

从橐名郎满属车,世家吴越邈谁如。


传经夙受金华草,问水初藏玉简书。


远道西风回使节,片帆秋色过乡闾。

阙下班行旧日分,海边名姓少人闻。


一竿自钓南溪月,五㹀亲耕上阪云。


竹径常无猿报客,松关惟有鹤为群。

长陵佳气五云浮,大国分茅古冀州。


两界河山连鲁卫,一时文物盛应刘。


铜台月上华池夜,玉殿风生桂树秋。

倾盖长安意颇亲,山城重枉驻征轮。


两河使节归仙吏,一代家声属世臣。


路入五云关树晓,赋成双管禁林春。

名家侠节世称贤,七十餐霞偶列仙。


结客长安曾置驿,买山阳羡久成田。


书来济北春鸿远,梦落吴门晓月悬。

赤畿茂宰汉郎官,文物家声奕代看。


江左风流传作赋,云中节钺颂登坛。


河阳去后花成树,彭泽归来菊可餐。

忆昔趋陪禁苑游,宫霞日日五城楼。


十年梦隔金华漏,千里心依玉树秋。


望里云鸿能北向,愁边河水自东流。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


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


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

萧萧一剑马蹄轻,家在燕南几日程。


自着逢衣游上苑,曾将宝诀觅长生。


风高古道鸣蝉急,天阔平沙落雁横。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


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


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

山斋谁寄四愁篇,儒术家声自广川。


健笔凭陵宁玩世,长吟激烈为忧天。


少陵苦思应同调,北地雄词可并传。

首夏张筵聚草堂,耆英高会踵遗芳。


游仙未觉丹霞远,浴佛初经慧日长。


新竹娟娟看欲翠,残花冉冉折犹香。

登楼聊复当登台,小户疏帘面面开。


绕槛溪声千涧落,垂天雨色万峰来。


时艰驿路多豺虎,民力秋原半草莱。

重门无客少时开,独上高楼坐不回。


落日霞光还潋滟,隔城山势自崔嵬。


时名正可抛诗卷,世事惟应付酒杯。

五月欲过犹未雨,秋苗渐槁青可怜。


白日火云但袅袅,半岩泉水空涓涓。


北来流离满道路,西望邑里疏人烟。

楼前高柳昼成阴,楼上窗开夏日深。


隔岸莺声犹似管,迎风麦浪已如金。


奚官唱罩遥分陇,野妇提筐渐满林。

燕市分携岁颇多,烟江渺渺奈愁何。


云间上客颜何似,海畔书生鬓已皤。


望月几回迷远梦,针鱼无处溯流波。

吴江烟月梦中残,起坐空堂念所欢。


别日只怜分手易,归来便觉寄书难。


斗边共识张华剑,天上谁弹贡禹冠。

渝州昨日使还乡,始得岷峨字数行。


读去不知双泪落,别来已是十年强。


人间岁月何流易,天外风波正茫。

鼓箧吴门赋北征,翘材又进鲁诸生。


华林欲带琼枝长,龙种还媒騄耳行。


马上寒星冲佩剑,霜前残月堕离觥。

长安城角寺门前,把臂魂销十五年。


夜鹊空迷千里月,春鸿未带五湖烟。


眼中绿鬓人俱老,身外青云事可怜。

剑履当年别汉宫,每从先进想流风。


安危正卜山中相,著述方传河上公。


梁苑池台明月里,鲁门花树片云东。

倾盖相逢意颇深,高轩银烛夜沉沉。


斗边久识丰城剑,堂上初听单父琴。


百里讴吟欣化俗,千秋风雅重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