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尝谓海棠春一梦,却成因果结天葩。


有同仙客夸桃实,不待诗人赋木瓜。


龙颔珠今归汝手,锦衣囊合在谁家?


明年燕子来时候,更与维摩作散花。

名山登览意舒徐,不觉留连七日馀。


童仆饱餐香积饭,主宾闲阅翰林书。


买山葬友开神道,度子为僧奉母居。

杜若湖中试彩舟,波光千顷镜奁浮。


芙蓉露冷沧洲上,杨柳风清古渡头。


鸣鹤数声秋澹澹,闲沤几点思悠悠。

避地东鄞郭外居,坐无斋阁出无舆。


云山满眼常观画,烽火连年近得书。


坐久颇能评海错,交深多感馈鲈鱼。

玉立双峰古寺深,团团桂树结清阴。


编蒲尽孝追尊宿,制锦成文重士林。


常日谈经山鬼听,有时持钵洞龙吟。

每见诗文湖海上,前年相识北来初。


客边邂逅情何密,方外交游迹似疏。


师喜已通三藏法,我惭未读五车书。

重公旧相识,一夕话劳生。


药裹关身病,经函寄道情。


岳寒当寺色,滩夜入楼声。

半夜觉松雨,照书灯悄然。


河声才淅沥,旧业近潺湲。


坐滴寒更尽,吟惊宿鹤迁。

寿者原无相,何因证大龄。


阶前双树老,阁上片山青。


地傍苍龙阙,函开白马经。

焚香清昼袅茶烟,小阁闲参一指禅。


浩劫尘机何处解,彼方妙谛几宗传。


有无尽息超尘境,种地俱空启胜缘。

倚马东林访惠休,上方钟磬一登楼。


千峰夕送花宫雨,万井凉生桂苑秋。


地向红尘开净土,人皈白社结良游。

海上浮杯自落迦,参师名岳又天涯。


秋晴少室寒峰月,路绕黄河曲岸沙。


佛士此方开五叶,仙坛何处觅三花。

花前别思重凄然,秋色迢迢望远天。


结夏久栖祇苑树,逢秋又上越江船。


衣冠到处成莲社,云水何方款梵筵。

别来何所住,卓锡自成林。


幡影香台静,钟声竹院深。


一花开佛土,半偈定禅心。

别来人欲老,尺素不曾逢。


每望长干月,疑闻内院钟。


雨花飘座麈,雪浪起林峰。

苦忆东林侣,逢人附报书。


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


世念归应尽,幽怀病未疏。

旧检高僧传,林公胜范稀。


安禅多宝座,印法六铢衣。


雨落时闻梵,花开自掩扉。

十年浑似梦,相见各依然。


僧腊青山老,诗名白社偏。


松间对微月,竹里听流泉。

地僻少风尘,僧居即隐沦。


烟霞方外境,水月定中身。


长日饭留寄,夕阳钟送人。

师行无定踪,此去路千重。


投宿月中寺,经过雪里峰。


闲身临水衲,禅意隔潮钟。

多年坐沃洲,此日伴师游。


白社闲中梦,丹枫客里秋。


浣衣江月冷,扶杖岭云流。

托钵他乡度有情,逢人稽首乞题名。


行行水际袈裟影,处处空中剪尺声。


募化不辞孤锡远,因缘休谓一钱轻。

枫叶萧萧露气凝,不堪江畔送名僧。


浮杯忍作无期别,说法谁参最上乘。


满路凄风闻宝磬,一天残月梦金陵。

东林结社已多年,忽泛慈航到海边。


自是真空能出世,谁知绮语不妨禅。


洗瓢曲涧摇寒月,卓锡深山破暝烟。

天涯行脚偶相逢,又向空门忆旧松。


千里月嘶春涧马,半江云起晓堂龙。


临流独浣归山衲,礼佛重鸣到寺钟。

门掩苍苔一径幽,白云应为远公留。


疏钟隐隐诸天暮,残叶萧萧满地秋。


竹院又逢今日话,芝山犹忆旧时游。

如何当此地,亦得见名僧。


托尽他乡钵,传来几代灯。


烟霞生有果,云水迹无凭。

忽闻钟韵出林微,话别空门思欲飞。


日暮西风吹客棹,夜深凉月梦僧衣。


芜城岁晚芦花尽,瓜步秋高木叶稀。

昔住毗卢殿,今居石竹山。


春云禅衲暖,夜月梵钟闲。


香积供狙饭,禅房倩鹤关。

浮玉山中曾把臂,风景依稀如隔世。


常叹空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


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