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忧来不知端,抚心翻自疑。


虽惭风云气,宁复儿女痴。


园林既成趣,书卷亦堪依。

人间万事真握沙,黄堂昨日犹早衙。


春风留人苦无计,漫天扑路飞杨花。


杨花飘扬泊何处,碧山梦绕先生家。

梅花已作鱼鳞白,樱蕊初含豆蔻红。


诗老闭门空觅句,槐阴几日又薰风。

看花久不到墙东,不道寒丛也自红。


培殖可能符善颂,故应嘉气与君同。

新雨江村万绿肥,小园红白未全稀。


望尘金谷吾何敢,流水兰亭或庶几。


姚合久抛筇竹杖,顾雍非爱北山薇。

东园春燕集良俦,竹色花阴处处幽。


酒令角朋争采胜,诗篇信手趣赓酬。


云中鸡犬谁亲见,海上轮竿我已收。

东园楼外复东楼,回首园亭满目秋。


黄菊紫萸今日会,曲街委巷少年游。


时移物运谁能挽,地夐天高直耐愁。

东园此日正清秋,前去重阳只两筹。


酒盏不随元亮后,菊花先插紫微头。


国恩宠报延三世,家学真传自九丘。

天台楼阁冠群山,童稚游歌日倚阑。


岁月不知青鬓改,松梧长绕碧窗寒。


尘龛落日悲弹指,劫海何人更助澜。

浓绿阴中黄栗留,醉乡迟日厌鸣鸠。


青春去后百花歇,赖有枝头安石榴。

桐已参天柏已苍,昔年曾见似人长。


树犹如此人休怪,宾主相逢鬓各霜。

何处移来薝卜花,琢成玉叶静无瑕。


天香不合人间有,只是祇园居士家。

谁谓留都剧,翻同小隐年。


沐头休吏日,闭阁读书天。


竹町能依沼,山楼解纳烟。

雨洗神嵩绀黛凝,中天鸾鹤恣飞腾。


更怜晚翠知人意,并入东楼第一层。

静岸无风敛夕霏,田田香叶满空地。


戏鱼未必能知我,我自知鱼最乐时。

堂下溅溅水欲周,水清烟底见游鯈。


主人不是无芳饵,此意从来信直钩。

春馀池圃似郊村,吏散斜晖半府门。


燕雀不知争底事,啁啾言语到黄昏。

茅栋山楹抱曲池,孤怀终日此忘归。


生平方寸无机械,庭下群鸥且莫飞。

修篁绿水已成阴,秀柏凌霜尽直寻。


今日思人还爱树,岁寒颜色岁寒心。

几日霜根地,新年绿玉阴。


春来虽换叶,寒去转虚心。


乳节烟膏腻,空梢夕籁沈。

松竹回环十里阴,一声啼鸟觉山深。


道人睡足北窗下,一榻清风直万金。

春兴随花尽,东园自养闲。


不离三亩地,似入万重山。


白鸟穿萝去,清泉抵石远。

花时宾从一徜徉,帘卷东风日正长。


莫厌梁园频雅会,也胜曲水共流觞。


香蟠翠雾迷金兽,歌袅新声落画梁。

三分春色正当中,媚景撩人处处同。


斜日小亭人醉后,杏花香散一帘风。

绣幄雕阑护晓寒,万千红紫半瓓珊。


呼童点检春多少,花事相将到牡丹。

东皇促驾肯淹留,井辖于人岂易投。


露洗怨红花泪滴,烟迷寒翠柳眉愁。


当年吟赏添新况,此日经过感旧游。

独酌林皋下,厌厌不计筹。


似能添野兴,还可慰羁愁。


月色十分好,虫声一片秋。

运命生多蹇,羁穷老自胜。


行藏如逐客,况味一枯僧。


久病医难治,长贫盗亦憎。

举世争趋进,谁能事息机。


穷来犹不悟,老去渐知非。


骨肉贫招弃,交游懒致稀。

懒拙无能事,独栖聊自存。


竹扉低近水,花径曲通园。


老婢强供爨,愚儿日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