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闻说中元生上相,莱公勋业无以尚。
阴为月兮月为臣,清光欲满银荡荡。
银光荡荡翻未奇,未若新弦初上时。
新乐初滥觞,孰闻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尽入侏离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国栋帡幪不日成,天河星斗宿檐楹。
台符影烛江山丽,赤舄光临草木荣。
猿鹤从今惊夜帐,盐梅行复作和羹。
注意惟闻简帝心,聊成退老寓登临。
放怀绿野岩瞻重,寄傲平泉国念深。
海阔水云和岛屿,时清钟鼓乐园林。
钓璜大老旧家声,嵩岳储精甫再生。
乐道有心安畎亩,逢时无计避功名。
已扶皦日归黄道,欲养丹砂隐赤城。
挥泪西原上,晴云为我阴。
谁知如望岁,竟不复为霖。
主圣空撝己,民思未绝吟。
忠义传三世,衣冠盛百年。
功名富贵地,父子弟兄贤。
被放长如往,生归岂偶然。
大节谁堪拟,危言每可惊。
不牵身外物,宁向泽边行。
近阙官皆复,还家没亦荣。
伏枕言虽少,遗书志可哀。
尚谋裨国事,犹欲尽人材。
白日空垂照,悲风亦自来。
出处从来定,荣华取次休。
尝看居相府,只似在安州。
不事千金产,能捐万户侯。
曳杖三朝老,持衡一品尊。
忽同秦逐客,几见楚冤魂。
公衮方还第,輀车已及门。
礼绝非因贵,哀深却有荣。
世间都画像,海外亦闻声。
后事虽从老,前贤是友生。
黄发来虽暮,丹心病未休。
艰难天下事,际会老臣谋。
似觉浮风返,空嗟白日留。
力辞富贵回天上,不事楼台起宅中。
问道但怀重舍盖,对优宁兴独延崇。
精神宛似初平蔡,信宿那应久在东。
嵯峨补陀山,下视海水流。
风波定以梢,稳稳济川舟。
皇穹祐炎祚,黍稌庆有秋。
强壮登黄阁,斑衣衮绣成。
飞声追丙魏,有子继韦平。
舟楫川方济,龙蛇梦倏惊。
宠极心弥小,名尊貌愈恭。
勋华双辅翼,槐鼎四登庸。
海宇熙春物,边陲罢夕烽。
斧扆求良弼,钧衡得伟人。
文章照黼黻,勋业见经纶。
化洽编氓阜,时调宝历新。
背郭堂成乐趣真,碧油幢下海山春。
谁知种木十年手,元是擎天一柱人。
久矣威名彰草木,行须谈笑静风尘。
均佚归来一品崇,赤城新野焕仙风。
功存社稷今全德,身佩安危本至公。
宁似乐天丹灶破,不令北海酒樽空。
闻道抽身向急流,海边暂舣济川舟。
功存社稷推元老,人向渔樵识故侯。
绿野江山供笑傲,赤松俦侣伴淹留。
大老归周庆有源,中兴吾宋属云孙。
五龙夹日三辰正,一虎当溪百兽奔。
何事云山遽招隐,向来金鼎厌调元。
多少儒生新及第,高烧银烛照蛾眉。
格天阁上三更雨,犹诵车攻复古诗。
回雁峰南楚越分,潇湘烟水思离群。
林寒欲暗他江浦,月出先明半岭云。
客子无归迷世路,故人不见隔兵氛。
一别睢阳后,风霜十五年。
劳生俱老矣,流涕独潸然。
丹井秋来就,心灯夜半传。
昔造东都第,斯文得典型。
谬蒙蕃下榻,亲见鲤趋庭。
雁序相先后,鸿飞独杳冥。
追数中兴相,公居第一人。
初期从北伐,宁料久南巡。
此日劳明主,他年忆旧臣。
先帝收多士,惟公最妙年。
清班依日月,谠论薄云天。
终赖高名重,来扶大业全。
太上初传位,安危俯仰间。
从容回万乘,指顾复三关。
汉北尘沙迥,闽中日月闲。
公相胸中蕴识几,中和不假佩弦韦。
人心未免自强弱,公论何尝无是非。
岁到寒时知劲节,事当难处见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