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梧桐移月影移扉,银汉迢迢夜漏稀。
古驿三更人未卧,碧天一字雁初归。
病躯不为闲愁瘦,诗橐偏因秋色肥。
云帆粳稻存遗岛,野戍烽烟断古城。
出塞始知山远大,入秋弥觉海澄清。
楼台何处蛟龙气,风雨空中草木声。
泠泠山上月,今夜分外明。
我心非木石,对此能无情。
粤匪寇吴楚,于兹已四秋。
叠石为山暮景寒,扶疏绕径此凭阑。
百年月在尊前出,千里人来雨后看。
手泽不忘桑梓敬,鼻观岂受木樨谩。
移来家具菊初斑,篱落秋深静掩关。
片石剜苔新作沼,小楼拄笏饱看山。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
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长亲太乙藜。
画里寒香尚未残,清词娓娓出吟坛。
维摩灭度洪崖逝,从此春山不忍看。
万重花气压春云,一片瑶光恋夕曛。
旧梦不离香雪海,绝怜伴侣邈难群。
闻道孤城未解围,眼穿消息又斜晖。
频看貔虎纵横去,又见虫沙散漫飞。
捷奏经时疑信半,主恩入骨死生微。
涛声秋卷海门开,舻橹争看节使来。
十里郊原犹剑戟,一年城郭半蒿莱。
出山殷浩心原壮,入楚廉颇老渐催。
日夕天气凉,飒然秋已深。
虚檐切穹霄,广院下层阴。
浮云颓高望,荒飙寒远音。
一样团圞月,今宵觉倍明。
登楼怀谢脁,泛渚忆袁宏。
镜喜菱花澈,轮看桂子盈。
沧海横流,恨天下、滔滔皆是。
空怅望、蘧庄松菊,豆池荷芰。
万里他乡回首日,一年故国伤心事。
要从出处见真吾,澄澈冰心贮玉壶。
朋友多情谁管鲍,师生无负即欧苏。
观书镫下眼如月,待尔花时酒满觚。
太行秋色来天外,长啸江亭一倚栏。
咫尺尚难招好友,逍遥何处揖仙官。
挥戈漫见阳乌返,挟瑟空怜夜月弹。
江南几辈昔知名,未必文章愧长卿。
客去萧然琼岛梦,水流凄绝玉河声。
匣中古剑疑龙化,衣上浮尘逐马生。
唳鹤一声来远皋,羁人争不梦魂劳。
已怜束缚非吾志,安得驰驱更尔曹。
帝女河桥终寂寞,嫦娥月殿自清高。
明月飞天水,苍莽海云间。
长风吹送秋思,绝域夜如年。
一片山河旧影,清簟疏帘深照,病骨觉新寒。
明月前身认,五十七回秋。
俯仰怆怀今昔,屈指数从头。
少日凌云作赋,中岁亡羊歧路,借箸总输筹。
木落江声急,天高雁影寒。
何人此遥夜,吹笛起危栏。
屈指秋将老,回头泪暗弹。
十年窃禄升斗微,此心已逐南云飞。
胡为蹇钝似驽马,秋来空餍苜蓿肥。
去年秋院几同舍,愁见霜皋木叶稀。
退直萧间昼掩扃,晚来步屟向中庭。
秋高但觉星辰近,人定微闻风露馨。
三五夜看金镜满,八千里望白云停。
芳晨谁共一壶倾,片月孤臣相对清。
风里萧疏多白发,树间淅沥有秋声。
梅花羌笛催诗思,远杵寒砧动客情。
两番佳节两中秋,三五团圆月复留。
镜里前身今细认,天涯旧迹此重游。
仍教桂影添诗思,又送蟾光入醉眸。
高秋云物满河阳,死别生离事渺茫。
千里凉风吹作客,五年圆月照思乡。
衣沾酒汁三分泪,梦断琴弦八度霜。
旧雨荒凉滞草堂,相思入梦泪千行。
难凭玉镜留华发,欲挽银河洗醉乡。
露湿萤干交节冷,儿饥女瘦话愁长。
毗耶风景不胜收,况复蟾宫桂影浮。
喜接清吟袁子舫,同怀逸兴庾公楼。
观涛瀛海三千界,对镜圆山一片秋。
寒烟如织风飕飕,缫丝雨密飘复休。
木犀狼藉固足惜,还恐良夜孤中秋。
天公不随人所料,更余夜色开清幽。
不复问沧洲。
老我西畴。
阳春何日换霜秋。
青天高虚一轮揭,纤云净扫天河没。
清光灏溔空寰瀛,人间竞赏今宵月。
澄观堂中设高宴,玉斝琼罍错肴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