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邛南方作尉,调补一何卑。


发论唯公干,承家乃帝枝。


山长风袅栈,江荫石和澌。

去岁乘轺出上京,军机旦暮促前程。


狂花野草途中恨,春月秋风剑外情。


愁见瘴烟遮路色,厌闻溪水下滩声。

五马何刺史,天曹照延平。


因君履贤地,令我思齐生。


毫厘千里辨,终古有馀情。

行迈何于于,专城新剖符。


昔骑青骢马,今乘朱轮车。


问是谁刺史,唐时宋大夫。

才华映青春,行年初向立。
手持郡尉符,溯江胡汲汲。


闻经诸葛墟,为访卧龙室。

昔行长千里,欣然得贞幽。


斋分金屋色,门带玉河流。


中有天曹星,光照闽海陬。

朱光正中天,阳和倏南流。


行迈越万里,山川何阻修。


长风负大翼,六月须云游。

拜职都门冰雪初,袖中三尺本由儒。


凭谁寄与朱明府,莫遣哦松纸尾书。

多年不见罗浮子,忽见平生何广文。


汪汪广汉谁能度,他夜随君有梦魂。

有客秋到山,山高月色大。


持赠明府行,相随到呈迈。

翩翩贤刺史,问俗古青州。


我若登东岳,传声海岱楼。

湖南此去意何如,绿浦清枫万里余。


地僻且看衡岳雁,官贫岂食武昌鱼。


千家凿井分江水,几处开田傍石渠。

夫子当时见逝川,一声浩叹不知年。


东溟更比川流阔,不共东溟一派传。

碧玉高楼架紫云,世间应笑此楼深。


忽闻夜半鹏风起,九万扶摇好在今。

东西岭表非无事,经济术中怕有心。


何处老仙求救世,刀圭倒尽药囊深。

病里逢春实怕春,对花著语未惊人。


今朝纵有狂诗送,不是当年翰墨臣。

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楚望花当渡,湘阴橘满川。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

武夷峰翠霭氛氲,九曲佳游又属君。


父老总传河县政,溪山应续考亭文。


仙凫自识云边路,逸骥宁随枥下群。

江上故人今送别,淮头往事独凄凉。


陂成孙叔能强楚,城破刘公不负唐。


千载与君期事业,一区怜我老耕桑。

临难敢横行,遭时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专城。


浪逐楼船破,风从虎竹生。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旧闻阳翟县,西接凤高山。


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少年当效用,远道岂辞艰。

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


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


各历宦途悲聚散,几看时辈或浮沉。

白蘋楚水三湘远,芳草秦城二月初。


连雁北飞看欲尽,孤舟南去意何如。


渡江野老思求瘼,候馆郴人忆下车。

南去秋江远,孤舟兴自多。


能将流水引,更入洞庭波。


夏口帆初上,浔阳雁正过。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


属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神鸡缥碧马金精,西海桑田一掌平。


苜蓿度关风渐劲,莓苔登栈雨新晴。


琴斋尽室无归梦,锦里当垆奈宿酲。

岭云随一鹤,天路透三衢。


悲喜非吾道,驰驱见大儒。


津头迎卤簿,日色闪氍毹。

为官节尚重清贫,此际尤当学古人。


要使徵输歌孔迩,还昭明恕起斯民。


芙蓉岸冷行相念,明月高天自可亲。

十年琼海声名旧,此日潮阳甲胄新。


聚米岂须饶胜算,慈心到处有深春。


江云拥日唯驱水,山路行时不起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