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金刚台小一鸱夷,大苏大阳如酒卮。


刘郎字字白云气,犹嚼黄花把剑吹。

邻斋秋酿熟多时,况是天涯九日期。


苜蓿满盘花满径,莫令京洛贵人知。

门外何由有白衣,陆沉车马亦应稀。


江州昨日千钱送,那得醒时放客归。

九月清霜林木疏,广文官舍似山居。


汝南只道长房事,插帽茱萸尽可书。

楚客柴桑处士风,他乡共醉菊园中。


小儿已舁蓝舆待,莫惜千觞劝醉翁。

总为风尘作吏慵,宁能五斗负千峰。


爱君今日东篱下,还著将归邴曼容。

高斋宾客未全贫,杯为黄花送百巡。


毋论积薪犹不调,十年持戟是何人。

作客黄亭近楚天,参军谁似孟嘉贤。


武昌西望龙山宴,多少风流落帽边。

秋色山山照酒杯,满天鸿雁过淮来。


谁知万里思归客,半醉西风戏马台。

淮海逢重九,尊醪幸不空。


黄花偏有色,宁敢怨秋风。

薄禄堪沽酒,浮生吏隐中。


江枫摇落处,犹得映房栊。

门生诸子在,二客亦能同。


更约篮舆出,东林候远公。

把菊延三益,居然处士风。


萧萧篱落晚,秋在雨声中。

种秫归来客是陶,隐居君亦掩蓬蒿。


山中此日开荒径,门外何人载浊醪。


井里东临沧海近,风烟西望汉台高。

霜前木叶下亭皋,失策登临不惮劳。


册府天开群玉积,节楼山拥九霞高。


秋声南入三江棹,海色东来万里涛。

载酒亭西曲径通,商飙一望雨冥蒙。


寒涛半落三江渡,秋草难寻六代宫。


棋墅颇曾邀谢傅,习池能不醉山公。

登高闻汝在关城,重镇今屯十万兵。


霜角晓声临虢略,露盘秋色傍秦京。


千山白雁书犹寄,一院黄花径欲成。

鸣珂何地忆相从,南北重阳不可逢。


河上霜应流九曲,阁前花自削三峰。


酒钱肯送陶元亮,官粟堪归邴曼容。

阁拥慈云傍阙开,双林如此足徘徊。


似缘把臂人曾入,岂为攒眉客不来。


发愿同游依净土,登高作赋借雄才。

赐萸同得帝城游,佛阁凭看尽蓟丘。


鳷鹊自临平乐左,芙蓉犹在曲江头。


群公皂帽寻僧日,三载黄花对客秋。

闰双菊色淡烟浮,华省清尊烛下游。


郢曲从来称寡和,燕歌何幸接名流。


酒徒颇似高阳日,归客犹逢碣石秋。

三人司隶青骢马,明府同时此会难。


地引关河秦内史,秋高钟鼓汉长安。


南阳潭似樽中色,彭泽花开县里看。

江乡秋色在黄花,宾客来寻锦水涯。


风起平芜吹鹳鹤,山寒丛薄散麇麚。


林光稍入三珠树,酒气犹蒸五色霞。

携手黄花绕径行,为谁斗酒缓王程。


孤城风雨双帆影,万里江淮一雁声。


东观旧知彤管客,西曹今见白云情。

把菊偏惊久客情,淮河西下蓟鸿声。


楼船万里沧波涌,砧杵千家朔吹生。


绝塞频年犹住牧,故乡多难未休兵。

蓟城佳节忆烟皋,尚喜东邻有浊醪。


赤管自怜频索米,黄花犹得共持螯。


酒钱颇羡陶彭泽,诗句深知谢法曹。

白云箫瑟一尊开,共佩萸囊上蓟台。


橘熟题书曾问讯,菊荒为客未归来。


秋高大漠胡尘净,日落长杨汉骑回。

百二山河控上游,郁葱佳气满皇州。


风驱大漠浮云色,天转滹沱落日流。


双阙金茎连紫极,万家红树动高秋。

日暮烟波阻异乡,天涯飘泊遇重阳。


来时野老初争席,饭罢山人复馈浆。


风急每惊松子落,雨多偏入涧声长。

九日高台坠露清,千年残观紫烟平。


铁桥不见仙人过,玉舄空留海客名。


鹄岭晓看阊阖色,鸾霄秋送佩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