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愁酒曾浇信力微。
痴心底澈忍娇啼。
红绡袖卷雕阑舞,紫燕巢帮画栋飞。

脂印心田一点红。
丹青引里早生逢。
西楼酒赌花间句,南陌香吹带角风。

出水红妆懒画眉。
莫将清镜误淤池。
芳名解语明珰佩,罗袜凌波锦带垂。

小小池塘去采莲。
莲心味苦孰能传。
鸳鸯叶底三更梦,翡翠屏前六月天。

坠絮飘红贴地飞。
春归何处鴂长啼。
东风不管花狼藉,恁借秋千送向谁。

燕子南飞雁北归。
两重心字一篇诗。
风尘咫尺游丝断,云路迢遥倦梦回。

记得欢娱少壮时。
东邻容与旧相知。
非关后约原前约,讳说无期暗有期。

风雨连宵春易残。
楼前不语倚阑干。
落花未识难成果,流水无情去不还。

群玉山头佩响传。
瑶台花影分神仙。
东坡芳草朝云伴,西子吴宫夜月前。

开遍荼蘼乍过春。
满天飞絮扑离人。
深深院落花经雨,悄悄帘栊柳拂云。

惯底心心两印同。
同心一曲抵千钟。
低偎笑靥香肤雪,倦舞残妆翠袖风。

罗扇轻衫纳夜凉。
油车宝马掣斜阳。
小休村渡黄茅店,倦旅梵宫白玉床。

何必温存贴玉腮。
唾绒争逐笑颜开。
门阑雪氅猧儿跃,花隔风屏凤子来。

一曲双成忆凤箫。
乌云亸鬓最妖娆。
银镫潋滟春还满,玉笛悠扬恨自消。

沧海探珠烂熳游。
五湖旧约一扁舟。
风翻前度桃花扇,月印当年燕子楼。

隔水惊鸿会远心。
轻歌缓拍觅知音。
窗前邀月情何切,花下遗笺意自深。

玉镜台前暗送香。
侵晨浅约敢轻狂。
蝶翻金粉偎春暮,花罥残红恼艳阳。

浅逗深情一笑钟。
低头花面几番红。
小楼不寐听春雨,绣户斜开漏晓风。

醇交自昔推公瑾,诗伴如君复建安。


再向风尘驱下走,又从羁旅对南冠。


衡门水石思仍系,客路星霜迥自寒。

祖道不堪乡土别,绨袍偏恋故人心。


只缘慷慨思燕筑,却任漂零作越吟。


白社几年曾伴月,苍生何处拟为霖。

千古东山慕谢安,蓬蒿一径岂同看。


玄言并拟幽人宅,赤帜谁堪大将坛。


霜映万枫帆影度,斗连五夜剑光寒。

忆昔分符海上城,寸心无日不悬旌。


官同即墨宁干誉,政比丹徒却坐清。


拙宦久劳州郡职,汉庭多薄少年生。

闲居水石差怡性,恋阙驺车又戒途。


已愧朝阳冈上凤,漫随波泛水中凫。


考槃羡尔开三径,作赋令人重两都。

念载驱驰道路难,买邻曾借一枝安。


暂违松菊先生里,敢附风云国士坛。


蜀赋只今危鸟道,楚歌元自爱幽兰。

樽酒河梁忆路岐,海天风雨正纷披。


鹿门已道终遗世,狗监何心更遇时。


升斗逢迎衣食累,关山迢递鹤琴知。

江头彩鹢应潮开,犹记龙津月下台。


桂树有丛淹作赋,菊花留径狎传杯。


中朝事业推耆旧,末路蹉跎愧不才。

衡门幽寂久烟萝,又赋骊驹兴玉珂。


往事只看云共散,致贤难俟礼为罗。


人情黯淡遭时晚,宦绩优游较孰多。

飘摇征袂拂霜寒,老大深惭独据鞍。


至后喜看时渐改,行边不记路曾难。


裘怜季子尘中久,铗笑冯生暗里弹。

草堂无事只科头,谁遣膏车赋远游。


开径转应怜仲蔚,轻舟难复似王猷。


因耽薄禄居频卜,久识微名世共浮。

拟因遗世谢浮名,颇为傍人笑独清。


岂比隋珠能照乘,敢方赵璧抵连城。


仍为小草惭羁旅,已就长杨羡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