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藏山色水连空,楼阁参差一望中。
重作书台继前迹,几回池上想遗风。
投闲深感圣君恩,放浪华山酒满樽。
高下数峰撑日月,东南一柱壮乾坤。
雁拖秋色迷渔浦,鸦背斜阳过洞门。
退处乡关,幽栖林薮,舍宇第须茅盖。
翠巘清泉,启轩窗遥对。
遇等闲、邻里过从,亲朋临顾,草草便成幽会。
怀人已仙去,书堂犹昔时。
夜梦虽微茫,昼日俨在兹。
我欲载遗事,简素多亡遗。
翰林最爱五松山,长说千年未拟还。
而我抗尘良自愧,来游只得片时闲。
江风朝暮半晴阴,绀宇飞甍接翠岑。
手摘匏瓜曾未遍,身从鸥鹭得相寻。
千年舞袖云崖冷,几度桃花春水深。
为儒为吏两无功,采石铜官邂逅同。
四见清明今一换,归欤我欲片帆东。
荡漾清溪两桨飞,趋行不及到斜晖。
无人跪进雕胡饭,只学卢仝啜茗归。
千载名山乐有馀,功名常愧十年书。
英风凛凛无今古,醉草明光一梦如。
临川遇邹君,示我铜陵辨。
相邀游其间,百闻须一践。
自从双耳聋,已办两足茧。
久欲华山访谪仙,谪仙书舍尚依然。
青松翠柏疑无路,流水高山别有天。
千片浮云飞碧汉,一声啼鸟破苍烟。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闲书,诛茅近东壁。
松根络断崖,石脚泫细泉。
书堂何代育,故物尚依然。
右丞今摩诘,尚友千载前。
绿笋遗苞半出篱,清溪一曲翠相迷。
古苔称意坏墙满,好鸟尽情深树啼。
一龛明灭佛前灯,破裓犹残一两僧。
说似鸿盘读书处,试寻幽伴拄乌藤。
出城三四里,矫首惬遐观。
顿觉市声绝,忻从天宇宽。
康山书几净,湓浦砚泓寒。
有生同宇宙,所欠好江山。
因自舂陵至,留居庐阜间。
斯文传坠绪,太极妙循环。
相君事业慕皋夔,被遇王家泰定时。
曾向云窗研汉简,故应画栋产灵芝。
文镵金石流芳在,像托丹青亘世垂。
人生随遇是行藏,最有山灵引兴长。
安得居乡伯休父,再来闳肃旧书堂。
世路嵚崎两鬓丝,山中留客且伸眉。
竹林胜践虽相似,犹恨前贤所欠诗。
要学骑蟾主簿仙,休官直上九华巅。
我来细读碑间字,风叶时时一飒然。
云外峰前结旧庐,胸中经济眼中书。
兵间一范同鞍马,不记深山蕙帐虚。
兰芷春风满地香,谪仙曾卧白云乡。
山间精爽今犹在,落月时时见屋梁。
夜鹤相催蕙帐眠,归来领略旧山川。
油云卷入双峰顶,收得声名四十年。
一树秋风啼老乌,钟山猿鹤近何如。
六经不载青苗法,不识当时读甚书。
桥西积雪度新晴,卜筑茅堂快落成。
郁郁奇花铺野趣,关关好鸟和书声。
春浓岚色无边景,水净天光彻底清。
去郡五里安国寺,断蓬荒蓧成邱墟。
郡人不置瓜李嫌,公亦甘与泉石居。
想憎俗事败人意,独愿灯火勤三馀。
崎岖穿竹篮舆侧,高下扪萝石径幽。
虎豹遁时深谷窈,鱼龙舞处大江浮。
公难闲坐山中相,我久吟披泽畔裘。
兰亭拟金谷,逸少比季伦。
史臣作此语,无异屠沽人。
君看兰亭墨,岁久迹岂陈。
郑子藏书处,柴门碧树湾。
开怀溪一曲,养拙屋三间。
月色斜侵竹,鸟声迥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