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


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


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奈隔年光。

三江鼓棹前,五岳杖藜边。


何苦投尘网,频年负胜缘。


忘机惟鹿豕,适意是林泉。

竹径柴扉日日开,莺啼蝶舞共徘徊。


溪头垂钓石边石,树杪看山台上台。


市酒小童携月至,催诗微雨带云来。

篇舟何事到禅关,曾向三生石上还。


蜃气迎风幡不动,鼍更叠浪月初弯。


敲灯得句唯招隐,卖赋馀钱好买山。

篝灯襆被宿招提,莫向风尘问路岐。


去国尚留三尺铁,回头竟是一枰棋。


深宵露洗尊前月,未晓钟催枕上诗。

琳宫醮水影层层,客夜危栏笑独凭。


乞法喜逢钟后饭,摊书时借佛前灯。


吹风潮送城头角,载月船呼渡口僧。

一江晴色满蒹葭,水寺寻僧系客槎。


谩说新恩荣五马,且从老衲问三车。


戈船斫岸潮初上,海客收帆日正斜。

肝肺谁收天下春,风流千古打乖人。


浩歌声里皆天籁,安乐窝中尽谷神。


杨柳枝头风味暖,梧桐梢上月华新。

轇轇扰扰欲如何,误尽青春两鬓皤。


台署尚耽酸子业,江湖思和散人歌。


日斜林麓多归鸟,秋老池塘半败荷。

天涯漫作十年游,心醉南华绝点愁。


儒业有缘官淡泊,萍踪无定客夷犹。


云连高树疏帘晚,雨洗残花小院秋。

天南天北路悠悠,帆影长时拂驿楼。


身世本来同逆旅,利名终不是良谋。


颠风白日江豚拜,骤雨黄昏海若游。

阴尽阳复回,年华递相促。


明灯坐深夜,长叹拊髀肉。


忆昨童丱初,未念寒与燠。

亲恩思罔极,血泪几时干?


歧路无知己,天涯畏影单。


黄牛千嶂夕,白马一江寒。

淮流直北尚吴趋,津要华离臭味殊。


旅馆乡音间风雨,暮江春思托蘅芜。


蜩螗世务舟争闸,湖海人情马识途。

闲寻芳草问田更,性过中年懒慢成。


涧底游鱼知避影,斋头幽鸟解呼名。


岁时斗酒酬杨恽,家国牢愁让屈平。

笔花开落自成春,漫向尘寰觅解人。


不录罪言防见恶,会当强仕且居贫。


绝交中散还遭忌,失路杨雄更美新。

困逐风尘似弈棋,还乡刚及送寒时。


剧怜漫触争双角,强割鹪鹩剩一枝。


但有小诗酬客岁,难凭孤意慰相离。

归鸟响寒竹,颓云上废城。


闲行不觉晚,对此发遥情。


朝市几陵谷,岁时催变更。

我似秋风扇见捐,归来暂作小游仙。


浑如挂锡僧栖止,幸有论诗客至前。


有信忽惊看过雁,不鸣自分作寒蝉。

西风萧瑟恼人天,独客他乡更悄然。


松菊已荒三径外,沧桑顿变廿年前。


漫云归里如元亮,且自登楼效仲宣。

落水流花,深沉院宇。
寂寞年华。
几度消凝,樽前歌舞,江上琵琶。

衫似荷枯嫌绊缚,屋如斗大费支撑。


寒蔬日日同僧饭,拄杖时时伴鹤行。


聊托莼鲈非厚味,漫言松菊本真情。

寸梗悠悠寄一城,主人留客亦多情。


目穷断雁投空影,耳著清江彻晓声。


浊酒半樽心易醉,远书一字眼偏明。

何如莫莫与休休,分付烟波一钓裘。


心向青山贪未了,梦随白鸟去无由。


闲云犹阁为霖润,野水空横济物舟。

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


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

万钧笔力等闲扛,占断溪山福已庞。


扑鼻寒梅香树树,照人新酿绿缸缸。


大严净社谁投足,小恕诗坛肯纳降。

静阅胶胶扰扰身,细从物理究亏成。


一人誉复一人毁,五鼎食仍五鼎烹。


怪木莫题居士字,修篁合著此君名。

微风吹叶脱,落日卷帘初。


蛮榼行提酒,胡床卧读书。


友朋元总好,气味不应疏。

官共冰雪冷,身如鸥鹭闲。


更无人问字,只有分看山。


莫厌萧条里,全胜汹涌间。

社公沐发望年丰,岂谓雨馀仍苦风。


未报田间禾颖秀,但惊堂上燕巢空。


里人分胙祈微福,稚子爬沟拟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