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省舍实褊迫,强分庭与轩。
君看午热时,何异炊甑然。
内景虽屡清,外物苦益喧。
朱实出东土,名独与众殊。
友人重家果,分赠比明珠。
堆盘薄霞色,熨齿清露腴。
渤海三神山,蓬莱隐嵯峨。
仙人桂叶舟,浮矣明月波。
惊尘不可到,飞鸟不能过。
帝制一海内,画州以域民。
小大虽有殊,执任两各均。
祖宗初垂统,所重尤守臣。
阳春宜白雪,良时宜少年。
试攀琼树枝,芳意已觉妍。
梅花初厌多,杨花乍疑早。
溷溷学佛者,营营良足悲。
不知佛之乐,谁使汝学为。
广师吾州秀,智解乃天资。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我昔温陵行,始初得许侯。
温陵故佳胜,况从吉士游。
日月虽无几,所乐良绸缪。
濯濯青玉竿,矫矫孤云姿。
潜根失其托,憔悴非故时。
主人幸加怜,曷不徙所宜。
少小学书史,颇知道所存。
功名谓陈迹,古人不复论。
既困乃干泽,羽翼何翩翻。
吾闻天台久,尝读兴公赋。
兹为东南镇,神灵之所据。
奇挺究万状,嵩岱不足语。
秋日响船鼓,西风转樯乌。
使节东南行,光华满江吴。
里门过旧游,弩矢方前驱。
东都宦游客,风尘厌已久。
欣然理扁舟,归雁不回首。
身与汴流下,心先淮波走。
士有逢辰泰,荣名四十期。
更持使者节,数建守臣麾。
清懿推朝品,慈良号吏师。
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
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
在昔为成国,于今亦大州。
词省非吾据,维应赖两公。
自怜虽壮齿,多病祗衰翁。
饮兴端难强,诗情久已穷。
愿见岂辞远,况从吾友行。
清谈开愤懑,高咏听铿鍧。
赤日烦暑却,晚风凉气生。
埼岸浅可弄,平流清且漪。
葭蒲乱垂影,鱼鸟悉浮嬉。
浩荡江湖思,差池林壑期。
君舍城之背,萧然十亩馀。
四垣通野墅,一舸泛官渠。
夏木阴成后,凉天雨歇初。
积潦高秋后,幽居病客心。
每怜荷折盖,犹爱菊包金。
独坐有馀恨,临觞莫厌深。
不见清秋月,悠悠雨过弦。
重阳初未解,委照固无偏。
安得长风御,都驱宿蔼旋。
浩浩雨不止,寥寥风且寒。
敢言裘褐具,尚幸室庐完。
弥月天形晦,无时辙迹乾。
兰蕙含清露,芙蕖堕绿波。
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
已觉金行早,谁调玉烛和。
少小学文史,焉知事簿书。
时为吏舍直,端与玉山疏。
丛竹聊相对,孤斟强自摅。
激立几年志,淹迟一日亨。
还家昼锦乐,拜寿彩衣荣。
未辟诸侯府,无矜晚宦情。
郑五不去国,金陵深惧君。
校存知必毁,书在已如焚。
自是清流祸,非干比党分。
更欲投何处,乾坤老病身。
穷愁但有骨,栖泊渺无津。
岩穴探幽薮,人烟隔几秦。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闲。
客有林泉趣,寻幽剪薜萝。
半山无石碍,此境得春多。
隔岸桃花坞,临溪竹箭波。
地胜难湮没,规为假手通。
凿开千古意,倾出一壶空。
煦比鲛人室,寒消朔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