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绿栏新买小乌犍,待种麻姑卖酒田。


牛背夕阳吹笛去,桃花红落晚霞天。

化禽啼处药苗肥,日日携锄上翠微。


葵叶蓑衣棕瓣笠,满山风雨抱云归。

深山深处破茅堂,大袖长衫半道装。


八九村童围一席,孝经教到庶人章。

赐明湖一曲,认乔木,中兴年。
算小队郊坰,中原壁垒,天放身闲。
颓阑。

网步知何处,维舟日已昏。


孤灯耿渔舍,一犬吠江村。


问境欣名复,归心几到温。

夜夜三更瀫水,年年三月扬州。


饱食河豚江鲚,何论越鸟吴牛。

万户寒砧接暮笳,征夫何处未还家。


相携女伴瑶台上,五色金盘弄月华。

一枕相思梦未成,银屏珠箔画楼明。


石栏杆畔榴花发,相对狸奴坐晚晴。

绣户重重闭绿苔,桃花一树晓风来。


罗衫乍试娇无力,淡扫春山上玉台。

烂漫西郊外,肩舆度碧桃。


春生武陵洞,病起曲江涛。


日彩摇纨扇,天香袭锦袍。

窗外寒风正袭衣,流黄那复理残机。


鸣筝炽炭围炉畔,高卷珠帘看雪飞。

红莲渚畔鸥沙白。
我爱东偏宅。
百千竿竹尺三鱼。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


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


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


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

一径穿林杪,群山护竹扉。


秋高禾黍熟,日暮牛羊归。


窗外浮云度,厨前瀑水飞。

石岭重攀跻,罗坑及暝栖。


不辞冲暮雨,政恐踏秋泥。


亲老愁多病,儿痴睡更啼。

远远平山浅浅溪,人家栽竹当藩篱。


雪霜尽腊青如昨,风月乘春绿更滋。


淡薄冷光浮莽苍,招摇清影落涟漪。

黄茅前驿路,闇淡小池园。


春近花林好,日斜凫鸭喧。


幕云寒苒苒,眉月夜番番。

何人此地得幽居,竹石中间宅一区。


可意江山千百里,有情花木两三株。


应无俗客惊吠犬,时有轻船过卖鱼。

山城泥淖裹人家,雨脚连绵更似麻。


元夜何妨灯数点,污渠合是有莲花。

桐君种药隐蘅皋,竹祖生孙共养高。


茶脚碧云凝午碗,酒声红雨滴春槽。


休粮貌古添清瘦,饵术身轻长绿毛。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鎗鎗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南浦菰蒋覆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曲江西畔锁离宫,细柳新蒲日日风。


想见千门映春绿,君王未见碧成丛。

北都旧产无淇竹,见说园池芦苇多。


涨绿不妨夜来雨,更须别浦听鸣荷。

万里江滨长野芦,西风元不费工夫。


两京荠菜论斤卖,耳目由来喜所无。

岸傍几曲住人家,浅屿排门种荻花。


纵使秋声常索索,断无司马听琵琶。

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


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

绣管、共香红暗凋,瘗花慵草。
游丝自袅。
东风渐、意都阑了。
又连宵听雨,几日看秋,银宇乍新彩。
未忍抛纨扇,疏星下,乘鸾人自多态。
步廊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