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入花房次第开,上林先望属车来。
时忘万物均民乐,恩许群臣奉燕杯。
凤下朝阳时鼓舞,鱼游太液自徘徊。
昔为邻政愧难参,今读新诗叹召南。
美化由来称乐国,胜游还足发清谈。
江山临眺乘秋霁,旌节联归卷夕岚。
玉梯一蹴傍天阍,历历星图手可扪。
翠湿佛衣云漠漠,香凝僧幌雨昏昏。
曾轩下瞰三吴小,灵阜高齐五岳尊。
客来听履上云阶,百尺苍藤络断崖。
古井千年龙上卧,层邱一曲虎为侪。
乍惊河汉悬谈舌,便觉风云入壮怀。
惭愧君恩似日长,终然倾否肇三阳。
休思往事追华贯,且喜馀生脱瘴乡。
俯仰自知诚自幸,尊卑相守免相望。
当关无复守门催,欲晓鸡声唤起来。
一炷寿香瞻白发,三杯贺酒写红灰。
看棚尚倚天街柳,恩信先通桂岭梅。
黄宫初气重氤氲,喜色朝来便着人。
知有归期亲望我,更无它事我思亲。
堂前献寿开金盏,岭外蒙恩戴玉宸。
蛮风吹鬓鬓毛斑,非复登楼旧日颜。
上主亦应怜久窜,孤臣尤切望今还。
金鸡欢动栏杆外,彩服光生骨肉间。
岁月惊如弩发床,千官坛下又成行。
燔柴香蔼六变乐,奠玉殷勤三上香。
当日佩綪躬进酒,兹辰目断望垂裳。
梓士多好学,独君用心苦。
始策万里足,相期一言遇。
荏苒去岁月,差池晚途路。
经年东北望阳台,阻奉从容一笑开。
良会俱从江上得,清风潜向坐中来。
诗成不倦乘闲写,酒好何妨尽醉陪。
随和箧笥号藏珍,物理求多渐失真。
骐骥已胜千里足,鹪鹩才寄一枝身。
自怜蹭蹬居前秕,岂意蹉跎接后尘。
冲虚脱屣世绵绵,胜地人来尚凛然。
不见彩云迎皓鹤,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阶蔓草迷香径,偃盖寒松杂暮烟。
七月乘槎访戴时,柴门风雨骤成丝。
莫非吾道宜藏拙,无许人间得问奇。
寿域繇来启八荒,霜台雨露瘴岚乡。
龙飞北极神仙箓,虎拜南山锦绣裳。
壮志每怀千载策,寸心长系万年觞。
春满瀛州曙色寒,辕门鼓角漏声残。
孤凫仙履黄金殿,四牡皇华白玉鞍。
一自勤劳还未赏,总为社稷更加餐。
家世薇垣重,高标望斗南。
藏书心独解,怯酒兴同酣。
天地容吾懒,风尘自尔惔。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
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
野旷天空万籁闻,谁传笔阵扫千军。
轻摇白羽团侵月,细洒阳春调入云。
赠我宁论青玉案,酣歌何待紫榴裙。
廊庙江湖志未休,清时蚤已擅名流。
犹怀画省香萦袖,不信青山雪满头。
淮浦三年汲老卧,会稽今日马迁游。
明河隐映七香移,天上幽期只自知。
羽骑暗沾珠露湿,霓裳轻动彩云披。
应闻夜语长生殿,重见秋光太液池。
一别都门十六霜,重来人识老春坊。
词林旧例呼前辈,兰省新衔进左堂。
未览文移先画押,才传云板便归房。
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
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
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贤王有佳趣,词客独相过。
园胜春披画,林芳鸟竞歌。
馀尊沾后渥,名朵赏来多。
楚天秋色满山门,待月相邀野寺尊。
梵阁云移宾坐爽,凤箫声逐鸟歌繁。
金波忽向杯中堕,雪调还从醉后论。
空山在昔森万松,两贤曾此登虬龙。
流风馀韵无时终,我来寒栖鬓成翁,人生出处何心同。
梦破邯郸几富贵,战退蛮触相长雄,静定要与山争功。
公归岂为三径松,取节荆轲雠祖龙。
平生大义要其终,遁身甘混田舍翁,肯随一世皆尚同。
言言易水诗见志,抚卷陡觉辞深雄,谁知笔补造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