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宇沉沉晓漏催,九关鱼钥迟明开。


阗阗鼓角空中起,片片炉烟雾里来。


气结龙文随御帐,风传虎旅发仙台。

此去西陵好,花骢并辔行。


桥山瞻王气,礼殿肃精诚。


吏供宵饭,归鞭促晓程。

红日西飞白马东,锦袍织带从官同。


亲知相见如相问,日有新诗纪圣功。

回銮分日第邮程,御辇常兼四站行。


圣旨特怜人马乏,柏乡驻跸道栾城。

兼程通夕雨还风,却望行宫信未通。


文武先行遵诏旨,好浮新霁镜光中。

元帅旌旗护六飞,河南河北尽光辉。


追趋侍从联舟发,欢喜都人大驾归。

旧路重经不厌多,龙舟衔尾俟黄河。


天心却与人心合,若比来时气更和。

御笔分程意最深,相兼七日到河阴。


凡情亦有思乡急,何况君王社稷心。

谒庙辞陵不尽情,从官有旨许先行。


献皇开国分南楚,成祖迁都奠北京。

雨馀江汉长波澜,日照山峰起凤鸾。


九鼎已成劳驻跸,万方欢喜颂回銮。

朝门南上紫坡陀,灯火丛中玉辇过。


内侍双吹金觱篥,教坊齐唱御銮歌。

纯德山前气脉长,太平天子盛还乡。


从官文武拖犀玉,靠著青松列两行。

板轿棕舆渡碧山,涧花岩树影龙颜。


云中别有通陵路,䟎过前驱插大班。

春深南国半阴晴,辇路无尘御盖轻。


旋著赐袍忙上马,中官传道驾先行。

驿路风尘去转轻,楚天云雨近清明。


碧油衫袂三分湿,金缕旌旗一半晴。

汉王丰沛壮心多,今上襄樊特地过。


花柳尽迎红日近,山云重起大风歌。

扎下行厨按四方,嫩黄帏幕下金床。


太阳出海高三丈,照见流苏五色光。

天皇楼船百尺馀,波神送喜涌蜚鱼。


省方问俗勤王政,白叟黄童捧帝舆。

渺渺长河万里馀,昔年清澈见游鱼。


太平天子南巡日,稳渡龙舟似板舆。

水阔风恬晓露浓,半空云气尽成龙。


万方无事君王圣,河伯阳侯次第从。

积雨新晴河水平,龙舟凤舸午风轻。


周王八骏空驰骤,大禹三门正告成。

三月一日春水波,縠纹苔滑送黄河。


六龙自有风云翼,飞度中流一睫过。

豹幡雉尾午风和,万乘时巡南渡河。


千尺楼船龙出峡,擢声齐和太平歌。

节物惊心去日多,功名无奈白头何。


中兴天子思丰沛,一月官程两渡河。

宿雨丰泥燕子飞,客心迢递送春归。


江河嵩少俱从幸,麦浪翻空柿叶肥。

金字黄旗队队过,云霓偏傍六龙多。


星联火炬南阳道,不到黄昏渡白河。

车行历碌骑行徐,早晚谁来问起居。


圣旨分明优老大,特教三品用肩舆。

天际红云捧节旄,襄阳大堤三丈高。


宿雨平添汉江水,军门传向裕州朝。

四际天垂夜气凝,平坡十里万枝灯。


风回远戍三更漏,问讯行宫膳未曾。

画衣楚楚间青黄,佥点民间俊秀郎。


未到御前先教习,递分班次列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