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蜀国山河丽,吾人跋涉遥。


树深啼杜宁,林暝啸山魈。


野趣凭诗画,愁肠籍酒浇。

驿对青山近,门临绿树重。


萧条堪昼卧,幽敞足诗供。


溪静水偏响,天阴蝶也慵。

泊舟古祠下,随处是吾窝。


山暝烟光合,江空月色多。


观书添睡思,饮酒助诗魔。

客路秋将暮,云山日未残。


水枯回棹涩,家远得书难。


事少恣高卧,年衰但强餐。

趍程心似火,随寓迹如萍。


须鬓旋添白,江山不改青。


船头风猎猎,岛外雨冥冥。

客舟快如马,又过富春亭。


我拜羊裘老,谁占使者星。


凭高双眼阔,夹水两山青。

无思无虑任流年,深院深秋欲暮天。


扫地焚香工课了,竹窗听雨竹床眠。

自得漆园意,散衙成隐居。


微官不属我,止足岂求馀。


花发侵虚牖,香消扬广除。

乱后无炊强下山,难忘熟处向庾关。


海云旧院曾相约,庐岳新锄且放闲。


战伐不争穷发地,行吟偏有荔枝湾。

但见寒暄易,不知何所为。


海潮两度至,涧瀑四时垂。


独立看云变,闲行任路岐。

老去临秋叹往年,罗浮丹岫草芊芊。


餐英自惜篱花晚,落叶空怜梅蕊先。


指点风光还景物,悠扬空阔对山川。

老病况兼春夜寒,山堂寂寂佛灯残。


非无厚絮嫌衣重,却有多人任意难。


心憩久安身世幻,愿深不作有无观。

世情何足论,寿夭亦徒然。


妙指法琴瑟,同根翻地天。


白云笼嶂北,溪水绕门前。

抱疴掩荆扉,出户已寒节。


新晴步南溪,草际见残雪。


仰视日光微,始惊天气冽。

杏飘红雨。
烟柳垂金缕。
燕子飞来双双语。

百距何妨偶一迎。
一亏还恐百无成。
移山志大人难寿,炼石功完地已倾。

景光迟暮。
日日霏寒雨。
记得玉郎临别去。

梅溽霏微昼景长,竹吹清润着衣裳。


未妨燕坐连宵雨,且对澄心一炷香。

晴湖卷箔挂窗时,三面山光翠霭低。


渐放扁舟波浩荡,喜看台榭水东西。

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


翻盆如麻不足喻,倒海倾江差可拟。


高林老木亚复折,帘幕颓垣纷若委。

雨过梅黄五月天,风林密处渐闻蝉。


直须破浪销烦暑,一顷波光一棹烟。

雨湿云容廓太清,池边向晚喜闲行。


回溪曲港烟波绿,已有荷花照眼明。

田田秧稻半青黄,比屋人家煮茧香。

新绿侵人襟袖爽,满川烟水助清凉。

且欣久雨得新晴,水面荷香入座清。


尽日水塘无一事,夏莺恰恰啭新声。

雪后清寒砚已冰,地炉火冷拨疏星。


夜深何物闲相伴,惟有纱笼一点灯。

才添禄廪便添事,岂若清贫自在闲。


常恨吾庐无水石,漫将青竹当青山。

渺然清兴忆江湖,缚住此心安破庐。


新绿池塘鱼散子,落红园径鸟将雏。


青梅成后少佳果,苦荬出来无好蔬。

作意投床寐不熟,嗒然隐几睡偏安。


从来万事无心好,心到无心自是难。

日午风休树不哗,蚀残香篆伴南华。


忽闻霜鸟如春鸟,闲想芦花作柳花。

坐看凉月上溪楼,桐叶晶荧露气浮。


恋阙近瞻天北极,怀亲遥隔海东头。


寓形宇内一身老,濯足沧浪万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