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尽日望西山,扶筇复倚栏。


远观犹未足,更作画图看。

随柳絮,拂榆钱。
冶游天。
欲问水嬉何处,五湖边。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


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馀还满阶。

昔年长恨春归晚,及到春来又恐残。


今日摧颓萧寺里,闭门一任岁将阑。

十日浓阴飞细雨,清川初涨水平沙。


幽人闭户春已半,开遍山南山北花。

一叶渔舠破晓烟,山环碧玉水连天。
满倾竹叶倚红玉,天遣行云慰谪仙。
藏名匿迹黄尘中,日抱书案心冥蒙。
墙头花变两三色,又是一年看春风。
海上云来遍地阴,波间漏日泻黄金。
水车倦踏伤淫潦,无奈连天雨正深。
巨木埋根数百年,蔚然苍翠上参天。
不归宫阙充梁栋,也作龙舟济大川。
瀚海铜标第一关,天开雄镇控诸蛮。
皇威南暨朱离格,粤壤风清虎帐闲。
钲鼓正高新府第,金汤不改汉河山。
山入秦封苍莽开,两江千里合流回。
鱼盐水落通新市,鹙鹤天空下古台。
分阃自应心膂托,掌书谁是折冲才。
秋圃狼荒问落英,背违多事可怜生。
也应一笑呈襟素,何处人间待目成。
出门终日雨霏霏,池上黄花约巳违。
岂谓西风摧不尽,含章犹待主人归。
说儒论四方,以北为背明。
盖言幽阴位,有向即非亨。
遂令口耳儿,恶北如近刑。
小人拙直颇近真,放论动取儿曹嗔。
何似饮醇浇舌本,醉来卧唱江南春。
轺车使者良苦辛,手持汉节入红尘。
青嶂断时初见日,黄沙飞处不逢人。
妾身安在何足恤,红帘翠幕遮罗裙。
众绿扶疏雨气清,柳花吹作小池萍。
文窗昼寂斋房邃,三漱华池诵玉经。
渐老良多感,悲秋强自宽。
鬓惊潘掾白,衣怯范生寒。
径合荒苔碧,窗明落叶丹。
生平不识大鄣山,历井扪参四十弯。
谁道仙家隔蓬岛?
桃花流出在人间。
古苔隐石色,寒花明药丛。
有时白涧雨,终日青松风。
峤南何似八九月,暑气著人如火烧。
近午炎光几夺目,此时厉气正生苗。
但教节饮神应旺,尚觉宽心脉自调。
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
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
越女收龙眼,蛮儿拾象牙。
长安千万里,走马送谁家。
十月北风恶,朝来逆船起。
使橹如使山,竟日不百里。
萧萧雨中花,风急飞似纸。
篱落水清浅,萧萧松与竹。
人家断岸口,隐映依古木。
野桥危截虹,江船聚清肃。
江色不可极,客行东复西。
絪缊随野马,嘲哳逐山鸡。
渴罢茶烟细,歌阑扇影低。
公事何时了,孤舟暑亦西。
推篷坐夜月,伏枕听晨鸡。
帆影凌风疾,人声傍水低。
夜宿招提境,萧然世外踪。
雨腥龙出洞,月冷鹤归松。
影露林间塔,声传涧底钟。
借得邻家几树阴,朝朝呼客听流莺。
敝冠不脱山林气,弱句先除儿女声。
事过名场真一笑,雨收斜照为谁明。
山腰嵌岩山顶平,此下直眺池阳城。
城中欢戚自流转,不似山石都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