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骆生去灵隐,八咏何人识。


寥寥婺女傍,一片寒山石。

落落诸年少,沾沾问字来。


莫嫌双眼白,白眼更慵开。

不读昔人书,那知当代旨。


自信阿龙超,任将周顗比。

上下五千年,纵横三万轴。


高凭百尺楼,远送乾坤目。

午日照柴扃,先生宿酒醒。


科头了无事,散步读黄庭。

信步空王宅,谭心佛子筵。


灵花纷宝地,忍草覆金田。


刹影禅关外,钟声梵阁前。

高禅何处寻,杖屦入祗林。


古寺无人到,虚堂落叶深。


溪光经雨灭,瀑响过云沈。

旋沽腊醑供园菜,小簇春盘撷土蔬。


老子兴来犹不浅,故人病后肯相疏。


远书每劝加餐食,新学多承问起居。

少年不更事,新学多误人。


桓冲成缪语,张禹岂纯臣。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

水绕山堂竹映桥,偶来尘意已潜消。


最怜晓日浮波影,满壁煌煌玉电摇。

嫩香新汲井华调,簪脚浮花碗面高。


饮罢酒醒江上月,依稀瀛酒一游遨。

小园泉石占清华,竹坞松堂静不哗。

云连树色千嶂合,雨挟泉声一道飞。


尽有山林溪涧趣,好将佳境畅天机。

菜陇横斜竹径成,海榴红喷亚枝明。


台居理得山林景,不负衰翁入楚行。

鹅黄又染柳丝丝,自笑劳生作么为。


雨耒云耕三寸管,风棂月牖一联诗。


酒逢知己何妨醉,事不如人且待时。

小院回廊曲曲深,为谁频结雨中心。


东风吹到第几信,节序俄惊百五临。


簇簇紫茸如可咽,萧萧华发岂胜簪。

自爱闲居带小园,不堪多难似荒村。


年年愁雨理蓬翳,日日伤春芸草根。


秋种渐看鸡哺子,夏阴犹待竹生孙。

一室秘炎暑,烦歊苦难禁。


安得天际云,油然起层阴。


愿持白团扇,步入青竹林。

东南争战定何如,二月农民少定居。


独上西楼坐寥阒,四山烟雨一床书。

千树桃花散锦窠,相逢不饮奈愁何。


可怜一片春波绿,先被歌楼占得多。

十日山行归较晚,燕雏飞起过西家。


东风也似无聊赖,开遍墙头白白花。

雍然凤之雏,杰然龙之驹。
九天无乱云,万里多坦途。


霜蹄风翮一朝举,疲驽燕雀安能俱。

轩前有修竹,穿纸入窗棂。


清风动摇之,壁间影纵横。


轩后有修竹,山花依以生。

一骑山行岂是侯,霸陵要自莫呵休。


蒙恩君欲知轻重,曾督坤维六十州。

拱戟都忘两手间,平生定力久知难。


寻常吠犬无巴鼻,蜀日团团正出山。

铁汉楼边旧有台,白云红树拥成堆。


行人莫讶南安小,会见三贤讲道来。

霁月光风只此心,程家兄弟感来深。


如今欲识溓溪面,只把光风霁月寻。

弄月吟风旧有台,台中谁为扫浮埃。


浪游曾见芭蕉树,几卷芳心展未开。

长风暂扫瘴烟消,屈指阳和又一朝。


红树白云山四面,可人诗景自相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