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风何飕飕,木叶下未已。
闭门读古书,世念书中起。
酒馔倾南邻,笙歌喧北里。
万里长江发自岷,作兴一代有斯人。
六经疑难言前解,千古兴亡笔下陈。
爱向田间看耜耒,肯留天上掌丝纶。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
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
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
洗山出穹石,削空蹲苍城。
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
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
关扃守残经,坐几刓无漆。
风惊雨劫破窗寒,猛心直矢圣贤室。
蛰蝇眩光弹夜纸,一膜不透千千里。
元元含望久,及是事方新。
四海看更化,皇天忍误人。
多于闲论议,得听古经纶。
鼓箧胶庠日,公方属外艰。
抠衣天不遇,攻玉理应难。
问我好何学,逢人察所安。
名士闻风起,英声逐电飞。
卜邻谯子至,闲道洛人依。
共叹斯人疾,何心入揖归。
鼻祖雍熙政,三传寿国医。
至今称巨室,有子号宗师。
白璧埋黄壤,朱门罢素丝。
岐嶷称前辈,渊源便老成。
及门多兑说,在寝已蒙亨。
麟笔空遗恨,笺诗正用情。
玉石明胸次,风云在笔端。
教常先慷慨,门不弃蹒跚。
籍湜疑培植,房陈似羽翰。
雨化三吴士,风行万古书。
石渠功不细,凤阁位方虚。
梁木何摧地,泉台欲驾舆。
□□感易极,学成功未施。
彼苍胡用问,吾党竟谁资。
道在漫今昨,人间忽喜悲。
义路资开拓,愀然惊奠亡。
吾侪自如失,夫子独何伤。
往日知鬷蔑,逢人傲子方。
道学方勤绩,亨途渐致身。
苍天倾我泪,今日丧斯人。
弟子群经富,先生一语真。
筠谷珠玑北苑春,寸诚千里托灵芬。
为投白鹿岩前客,何日容分半席云。
我七君六旬,从会知无期。
但贪言议合,不误光景非。
先生明当别,吾将俦决疑。
书院新鳌峰,五贤祠学宫。
马邵独避席,将无道不同。
专专论的派,此理谁当穷。
我未识退斋,虚生七十载。
一旦过诸途,未语心先拜。
堂堂眉睫间,礼乐见三代。
大运何茫茫,海桑逝不留。
武夷有乔木,虬枝尚相樛。
自昔擢巍科,为今阐大猷。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争美少微高。
应知司马来窥鼎,便学秦人去种桃。
海上音书断鸿雁,洞中吟啸伴猿猱。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
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士风。
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
持笔游从已五年,忽嗟精魄去茫然。
茂陵未访相如稿,宣室曾知贾谊贤。
薤露有歌凄晓月,绛纱无主蔽寒烟。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无麟笔写堂堂。
迁家耻作梁江总,辟谷谁知韩子房。
后死十年应有待,轻生万里故非狂。
洲蕊霏红风澹沱,池光铺练月徘徊。
乍惊醉眼生春缬,顿觉诗肠蛰夜雷。
坐看千言供刻烛,自甘百罚耻空罍。
高名迥出中兴日,大句追还正始风。
浦上珠回孤月吐,壁间梭跃五云从。
景坡堂里参差见,饭颗山头邂逅逢。
家声籍籍冠中州,健笔纵横贯九流。
三世祖孙吴郡牧,两朝人物山亭侯。
颙卬自快披云睹,衰陋空遗倚玉羞。
交友昔尝与,真诚久愈孚。
公虽推齿序,我实仰师模。
提耳言犹在,终身誓不渝。
多士将安放,先生今则亡。
正宗传道德,馀事见文章。
遽作两楹梦,空遗百世芳。
数顷荒田负郭耕,笔床茶灶看锄云。
一盏清泉荐秋菊,不知何处吊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