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疏柳长烟远自迷,六桥南北带沙堤。


乱分雌霓连蜷挂,深蔽娇莺自在啼。


红出天桃销处薄,翠和芳草望中低。

南山雪接北山松,云气何曾离两峰。


无色飞扬常类鹤,有时变化忽从龙。


乐天偶向诗中道,弘景还于岭上逢。

快雪时晴春尚悭,梅花开遍旧孤山。


入林僧舍浑迷路,隔岸人家尽掩关。


茶鼎旋烹新水活,钓舟空伴白鸥闲。

罗绮明春数里馀,郊关迤理接民居。


须知北郭夜为市,不似南州人趁虚。


景类元宵堪入画,家殊周易岂同书。

八月观涛独虎林,朱轓皂盖浙江浔。


偶因威武三军勇,还感朝宗万古心。


沧海神龙从变化,长空孤鸟付消沉。

南北峰前里外湖,秋清偏爱月轮孤。


神鱼听乐有时出,倦鸟安巢不夜呼。


十里水云涵玉鉴,万家民物在冰壶。

照槛扶桑望转遥,海霞蒸赤丽璇霄。


梧冈影动鸣孤凤,蓬岛光浮抃六鳌。


山迥尚留将坠月,江明正带欲归潮。

九里闲云万个松,经行记得旧时踪。


黄金曾饰宋儒士,苍狗岂知秦代封。


风露横陈鸣鹳鹤,波涛澎湃起蛟龙。

刻画峰峦势,尸功翰墨馀。


锁窗闲昼永,高卧数中书。

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


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


惟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

木奴困新移,憔悴雪霜侵。


呼童剪其颠,割爱虑已深。


会待春气回,青枝补故林。

北窗何所见,疏竹杂遥岑。


凉飙思有无,虚檐动萧森。


此兴何由尽,移床入翠阴。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


吾心乐有馀,所寓皆胜境。


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青青榹树林,下荫苍藓石。


幽人宴坐时,怀抱忘其适。


不见暮樵归,寒山雨中碧。

茅檐入竹低,旷野时寓目。


寂寂农家春,新秧满田绿。


何时稻登场,秋山响蓬朴。

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

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


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


宾至聊共娱,无宾自徜徉。

匠馀留片木,榰案定攲倾。


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

小瓶防砚渴,埏埴自良工。


怀抱清谁见,聊凭一滴通。

抄书防纵逸,界墨作遮阑。


妙用谁能识,心端笔自端。

镇浮须假重,刻石作狻猊。


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

惭非苏子佩,聊置简书间。


尺牍予慵理,何劳汝汗颜。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


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号令行惟信,人谁不我承。


举烽诸国叛,敲铁小童应。

错落双刀合,晶荧百鍊光。


剪裁皆在手,终不露锋铓。

虽无适口味,暖益功稀比。


菜苦不登盘,言中多逆耳。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


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新芽肌理腻,映日净如空。


恰似匀妆指,柔尖带浅红。

金镞因形制,临畦发永叹。


时危思撷佩,楚客莫纫兰。

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赏。


今晨喜荐新,小嚼冰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