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公曾坐讲,童子本来明。
寂寂春光晚,半塘流水清。
身心为净土,千古话风铃。
万壑千峰到海边,敕书楼外有青莲。
一窗灯火三冬夜,五色肝肠六十年。
问字客乘春水艇,弹琴人过晚桥烟。
料苍天、付托要词人,搜寻软红间。
见鼎钟肉鄙,版靴尘俗,清气都难。
唯有能言鹦鹉,喉舌惯翻澜。
息程来借赞公房,暂泊扁舟向石塘。
苔径烟萝浮竹翠,风檐花雨发天香。
僧依法座持仙梵,人扣禅机入道场。
半塘强半为粤语,一年几度粤人主。
夜半四面吴歌生,一段凄风破窗炬。
君不闻吴人寸舌翻两音,弹铗归乎粤江深,千树梅花弄鸣禽。
劫灰吟未了。
正庾郎萧瑟,江关秋老。
寒枝夜乌绕。
瘦苔寒更积。
话梦痕前度,古庭烟寂。
琴尊几年隔。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柴门澹月如烟,垂杨浸在轻烟里。
半池荷露,一堤花影,两三船舣。
今夜流云,昨宵宿雨,碧天无际。
占得溪堂一事无。
老夫作计未全疏。
数株翠柳仍连苑,十亩红香恰称湖。
因访云岩过半塘,清明时候野花香。
小舟趁雨冲风去,不及寻僧到上方。
何处闻清磬,春云度半塘。
茶香连小院,楼影带修廊。
不染莲花净,闲贪佛日长。
顾君叔明善写松,妙趣直与韦偃同。
片缣幅纸不易得,人争一睹清双瞳。
玉岩上人即粲可,早跻十地成全功。
半塘容膝半年多,一别浑如一梦过。
记得山光青似黛,肯忘水色碧于螺。
邯郸卢子留萍迹,蝴蝶庄生笑网罗。
渺渺郊原纵目长,青山依旧郁苍苍。
三城宫苑知多少,半是人家半夕阳。
几缕炊烟散晚晴,平桥水远漾空明。
秋郊十里寻诗路,人在西风落叶行。
玄亭问字是翱翔,小草深沾湛露瀼。
他日来游循故道,梦魂犹说郑公乡。
淩云意气昔年豪,痛饮何须读楚骚。
不觉中途憔悴甚,亭名怕说是劳劳。
白云荐岁盼家山,游子惊心碾铁环。
到此江南为接壤,宿迁关去便扬关。
衙斋灯火一编陈,骨力原宜耐苦辛。
归听山村牛背笛,免教白首尚依人。
杏林康了自年年,且赋归与养性天。
一自石梁分襼后,云停月落数灯前。
何处闻清磬,春云度半塘。
茶香连小院,楼影带修廊。
不染莲花净,闲贪佛日长。
顾君叔明善写松,妙趣直与韦偃同。
片缣幅纸不易得,人争一睹清双瞳。
玉岩上人即粲可,早跻十地成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