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檀氏沐猴无怪,谢郎鸲鹆更工。


为语当筵鲍老,莫笑钦明八风。

袖中束书数卷,车后挂酒一瓢。


任尔风尘度日,犹胜政府逍遥。

哥舒明驼难得,道将快牛未逢。


借问长安相府,何如兼领司农。

何用劳他白仆,唤来将伴朱提。


去日薰莸莫恨,到时还隔云泥。

莫言无下箸处,二十七种菜鲑。


自劝自斟佳客,一丘一壑人家。

贺监八旬舍宅,白傅六帙分司。


那知七百年后,笑杀李家小儿。

薄薄斜阳剩照,辉辉残雪留姿。


天公任汝搬弄,毕竟能过几时。

丈人石畔云起,女郎峰头雨来。


可怕千秋望断,只愁风横吹开。

趋府不休自怜,人生几许流年。


不羞挂名牛后,所恨望尘马前。

小驿残茅短篱,偶尔浊醪一卮。


却似区区天地,野夫寄此何为。

无思无为足矣,不笑不取何居。


生儿但识丁字,慎勿读父之书。

爱弟策名京兆,严君奏捷未央。


不才也能随例,年年管领长枪。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


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狗监故知犬子,太玄自守童乌。


任他出山小草,甘老东吴菰芦。

今年寒食寒未花,骤雨骄风使我嗟。


东村柳条乍努眼,西渚芦笋仅抽芽。


已闻回首失亲故,况乃转盼摧繁华。

至后郊居殊可怜,剧昏霾色隐寒烟。


战馀天地心难识,剥尽阴阳气尚偏。


海内厌长多事日,山中仅有得归年。

玄冥多骖驾,羲魄鲜停轸。


故人偕密戚,落落晨星陨。


沈沦酰中鸡,促数露下菌。

天地岂不仁,来为乡邑雠。


疫鬼日夜侵,尽室委阳侯。


长吏佐凶岁,存者复累囚。

晨粥荡一瓯,饥即煨芋栗。


拥衾就瞢腾,墐窦避萧瑟。


守令不见存,山人无历日。

冲寒裹头出,剥啄何太紧。


征诗胜征税,责文如责进。


才枯思复竭,拒之则不忍。

名场走豚犬,秋风偶先登。


乍闻亦欣然,门户或可冯。


双眉岂必蛾,谣诼从此兴。

七尺虎躯将,自言能学道。


舌底吐莲花,心头发残烧。


东家怨除目,西家盼邸报。

扁舟孤泊下江干,父老能言保障难。


楼观日将金紫锡,江山天辟画图看。


风庐似倒降王旆,烟雀犹喧誓将坛。

琼台双文篚,上有五色芝。


纤月承卿云,炜煜霞文披。


藉以流黄绮,贡之白玉墀。

联翩宫锦蔽韦韝,天马峰驼贡不休。


导引频劳典属国,论封先数大长秋。


中朝断绌王恢议,漠北能无结赞谋。

岁庚在午旄头灭,太社摐金帝受俘。


珍重运筹三相国,坐谈生致五单于。


分茅不杀诸侯礼,互市全胜列郡租。

中朝露刺候辕门,何似清斋卧给园。


海内诗名犹岳立,淮南幕府若云屯。


折腰亦是书生事,垂手应为国士恩。

聊将物色供吾庐,懒性何妨但索居。


遥夜蛙池饶鼓吹,乍晴蜗壁也诗书。


墙低过雨分猫笋,市小腥风上鲚鱼。

抱病城居暑不辞,暂归风物总相宜。


家家饷耨盘游饭,处处行歌鼓拍词。


水暖鱼虾俱气色,日长鸡犬亦熙怡。

楼船出下濑,车骑屯新平。


坠鸢伏波道,埋雪度辽营。


祁连饶战马,蒲类恣长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