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粉窦斜通宛转廊,壶中山水待长房。


轻云入坐笼朱阁,小雨将歌逗画梁。


客重不虚公子席,花娇欲施令君香。

嵩呼初毕卷朝班,转入玄宫松柏间。


北忆青阳开左个,南瞻紫气满钟山。


屠苏却借宫官榼,冒絮聊温野客颜。

紫微分馆曲城阿,碧甃朱栏奈胜何。


一一芙蓉争插汉,双双舴艋戏回波。


烟将暝色归萝薜,风引歌声出芰荷。

扪萝直上鹫峰头,缥缈平沙瞰碧流。


匹练中分吴越地,双高对表帝王州。


凭虚霁景骄相袭,入暝湖光炯不收。

吴峰顶畔市烟霏,裁脱红尘便翠微。


城外春山城里色,树根流水树头飞。


逶迤踏月疑沾屩,䆗窱藏云暗湿衣。

未央双阙尚逶迤,谁诵班生赋里辞。


今日天心悬北极,向来民力尽西垂。


通侯缋币贫难荐,少府黄金横不支。

文皇卜鼎古燕中,三见明堂象魏崇。


禳火新开属玉观,祠釐别起甘泉宫。


楚江云拥千章下,蜀岭天排万树空。

不尽钟山紫,能令步屧便。


涛声柏树杪,晓色桃花前。


娇女怯上冢,贫家轻禁烟。

穿芽径字青,压水冰文绿。
山城初雪罢、添妆束。
谁家猎骑,揉碎千崖玉。

遥望北郭门,逶迤带崇墉。


东峰矗灵祠,西岭梵音宫。


双阙排云上,表里瞰大江。

爱弟不赴官,顽儿不登第。


世法若小亏,于我乃私慰。


积阴乍收豁,春风满天地。

夜雨㶁㶁来,与漏相终始。


不惊少年卧,偏滴老人耳。


陆沈渐相迫,天漏犹未已。

索处寡合并,三益不我迟。


散步遵广隰,江干饶奇致。


流水青宛转,垂杨绿遥裔。

十年对客归去来,往往坐被商山咍。


使君嚄唶不自了,知我者谁御史哉。


吴中风土殊不恶,葑田虽微给衣药。

四十不足三十馀,如何辄拥连城居。


以兹但饮淄流水,不敢时通政府书。


旦暮移文如湿束,东西手板同驱逐。

燕中冰雪正磊砢,行人马头日駊騀。


别驾那辞广柳车,中丞且进琅珰锁。


牙旗甲帐少辉光,玉箸红颜泣数行。

稍尽彭城山,悠然见清淮。


微雨虽沾衣,能令山色佳。


出没前后旌,浮云时与偕。

兹地不数武,亦复具池台。


亭午欣鸟雀,初凉愁草莱。


恍然石色古,乃是微云回。

忽闻谒台去,颠倒揽裳衣。


不知褦襶子,规腰何所师。


含吐将及唇,瑟缩未成辞。

天地意无常,吾人宁久安。


今兹幸休暇,聊与为盘桓。


绪雨就归飔,微阳来湿翰。

江南芳欲齐,淮北绿初抽。


曾是一水隔,候至物不周。


回风荡枉渚,落日多惊流。

峭崿撑天漏,妖云蔽日翔。


千山俱鼎沸,万树各鸱张。


迸雨排银镞,飞湍挂玉梁。

息驾古亭边,流飙入壮筵。


太液分波润,长杨选胜偏。


空林发鼓吹,曲岸绕楼船。

翻因爱弟有离筵,群从儿孙满目前。


总是现来阿閦国,一灯还傍佛龛悬。

经年不踏水西门,也似城居也似村。


拂面东风犹未识,偶然微绿现篱根。

道人巾裹比丘衣,炊黍烹葵尽解肥。


无石可留初起牧,有乘专待世亲归。

过船仍戴紫阳巾,鼓吹旌旗闹杀人。


了得去留无碍意,不论居士宰官身。

三千里外是西秦,五步东头故里闉。


谁信一杯分手后,便为函谷听鸡人。

青丝忽散木兰舟,迭鼓扬舲可自由。


欲试离心无处觅,一湾新月乍当头。

玉龙桥下水纵横,酒眼摩娑醉语轻。


不道便成生死别,至今犹自恨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