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霞衣叠叠灿天青,松影森森自一亭。


夜半月明惊鹤唳,芙蓉露下气流馨。

青松黛绿秀超群,半入江天半入云。


地僻最宜秋鹤唳,风涛起处夜深闻。

一帘竹影画离离,月白风清花气吹。


梦里似曾闻广乐,醒来玉树弄阶墀。

小亭扫芳径,幽鸟语初暖。


坐攲阶草柔,行避径条短。


水光与花影,历历明不乱。

六月翠壶山下客,凌晨登山如绝壁。


支筇径上真净岩,头上青天才咫尺。


高僧十载栖岩幽,启扉相见还相留。

雪深三尺闭柴荆,岁晚无心打葛藤。


立雪堂前人不见,秀云峰似白头僧。

斜梅势压石阑干,花似垂头照影看。


白昼云阴天欲雪,半池星斗逼人寒。

道人肩水灌畦蔬,托钵船归粟有馀。


饱饭禅和无一事,绕池分食喂游鱼。

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


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素壁光摇眼倍明,隔帘风树弄新晴。


树根蛙鼓鸣残雨,恍忽南山水乐声。

万竿绿玉绕禅房,头角森森笋稚长。


坐起自携藤七尺,穿林络绎似巡堂。

白云收尽晚山青,水鸟双飞入翠屏。


一派歌声何处起,采莲人在锦帆泾。

野旷云初卷,山晴翠欲流。


残阳牛背笛,新月水边楼。


异土逢佳景,危途得胜游。

苍苍木叶老将枯,点缀峰峦似画图。
细语秋虫随草伏,高飞鸷鸟入云无。
马行僻道凭衔勒,人走危桥借杖扶。
一炷清香一局棋,坐看山雨到来时。
晚晴独步出门去,云挂碧青松树枝。
禹甸蓄馀春,花明楝子辰。
麦瓜慈母禄,盐豆稚儿珍。
蚕箔收邻户,牛车动隔津。
剪剪春寒,绿杨如梦花如笑。
数声啼鸟。
帘幕东风峭。
拥被独沉吟,红烛结香篆。
更鼓隔岸挝,斗柄西北转。
停桡倚石根,波平白沙软。
望晴空、天半朱霞,疑将堕赤城赤。
嬉游每逐裙榴队,共踏遍红尘陌。
遮不得。
昼长帘乍卷,飞絮满妆楼。
燕垒红轻缀,莺梭绿半浮。
烟云千里梦,风雨一春愁。
繁华妆点几回新,花市香车簇水滨。
舞态戏拖红袖影,歌声唱渡碧云津。
争将重价千金宝,来买芳宵一刻春。
万家灯火烂华新,灯市排来瀛岛滨。
如昼豁开仙世界,终宵断锁海关津。
云烟交织千层锦,花月争娇五夜春。
晚风定后夕阳斜,泽畔行吟景亦嘉。
水利生涯何处是,江枫一带卖鱼虾。
梧桐庭院碧阴满,桐花香扑幽人馆。
幽人养疴意态慵,罢妆镜掩青芙蓉。
迢迢长昼漏频转,悄倚疏帘品茶荈。
一重山水一重新,环抱山庄最可人。
曲涧泉流来似去,缺峰云补假疑真。
南东其亩分疆理,山水之间得知仁。
五月憩孤村,幽情夐不群。
鹭飞天上雪,鸥渡渚中云。
翠麦刚才刈,青苗又复芸。
衡门三月景,万顷浩无穷。
堤柳轻浮碧,野花净落红。
小桥溪水涨,曲径峪云笼。
茅屋冻将压,柴门寒自拴。
掘炉煨芋栗,呵笔写诗篇。
策杖深山里,寻梅古洞边。
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趁此清和景,荷筒酒一吞。
围棋开北墅,羽扇取南薰。
兰雨清传馥,鸥波绿涨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