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树杪点霏霏,蹁跹燕子飞。
数声啼鸟寂,一缕篆烟微。
竹笋掀泥出,梨花带雨肥。
雨歇春鸠鸣,屋头曜初日。
百卉发华滋,满林生趣溢。
岩际云英英,篱边水活活。
百雉临江岸,芙蓉久擅名。
水连秋港阔,帆趁午风轻。
雁落波初冷,花开日正晴。
淡烟笼。
碧帘栊。
一缕炉香细细风。
秋日短,绣帘垂。
减线光阴着意催。
春色未来秋色老,菊花莫绣绣寒梅。
幽情与物远,小饮傍山村。
几折入松径,短墙开竹门。
吟将梅共瘦,人对鸟忘言。
夹岸垂杨带雨青,踏歌人访濯缨亭。
几行睡鸭随波注,流到桥边梦未醒。
翘首湖天侈胜游,东郊花柳正娇柔。
三时应许烟霞接,一水还教雨露收。
色映苍松团鹤盖,影坠明月浴珠毬。
一苇舟行游兴阑,锦鳞磅礡共垂竿。
萍依泽畔岸连袂,星覆津头矶戴冠。
妆牖云斜梳曲鬓,烟波日落镜悬盘。
东流妩媚好逍遥,春树斜横佳致饶。
十里潭光天际映,四时野色水中描。
竹枝蔓衍拖青带,霓影纷披漾采桥。
开窗一镜漾晴辉,十里烟光接翠微。
有树阴边人小立,无风波处鹭徐飞。
分明碧港为家好,多少红尘作计非。
鬓簪杨柳绿堆鸦,薄薄罗衣短短钗。
最爱平原新雨过,落花香染踏青鞋。
轻舟摇过板桥西,花压茅檐柳拂堤。
无数落英浮水面,随波流傍钓鱼矶。
夜雨酣如梦,愔愔到五更。
晓来登水阁,凉意满秋城。
茶叶同人瘦,苇花生远情。
下相劳行役,归舟趁晚风。
橹摇蒙水碧,帆映夕阳红。
隔浦炊烟起,沿堤麦穗丰。
过江联袂喜寻幽,杖策山腰半日游。
鸟道欹斜竹青翠,了无仙迹洞空留。
洞前一寺数人家,树不萌芽草不花。
留迹平沙挖尾湾,秋风饱送布帆还。
半江回顾西龙寺,云树迷茫隐约间。
欲下山来未忍归,风光世外想非非。
荡胸无际婆娑海,万里银涛咽夕晖。
一望流沙白,居人近海堧。
更无林与鸟,只有浪和烟。
星聚瞻陈实,诗成愧郑虔。
碧萝掩映小林坰,绕屋平冈迤逦经。
一曲萧江晴入画,几层阁岫暖浮青。
登临到处开襟抱,风雅当年见典型。
绿树浓阴阴几许。
前度杨花,化作萍无数。
舞树歌台回望处。
燕莺来,蜂蝶聚。
一阵东风,吹落花如雨。
满地繁英纷莫数。
漫言春色好,春色不如今。
红落几番雨,绿添无数阴。
荷圆初贴水,竹稚未成林。
离乡去井景凄凉,鹭岛侨居暗自伤。
亲近九旬亏子职,家无一物贮奚囊。
首阳凭吊空流涕,伯道追维枉断肠。
紫燕珊珊落故轩,讲堂听罢自翩翩。
双飞未忍留仙去,栖僻还宜处士门。
秋客重来殷款款,主人惜未解炎炎。
苍翠层层画不如,主人枯坐小亭虚。
微阴旄旖绿飙度,疏影横斜淡月初。
花似解人频揖客,鸟如知趣欲窥书。
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流水出山远近,落花辞树东西。
人从孤艇垂钓,鸟向斜枝乱啼。
睡起静无事,茶香分外清。
雨余飞燕重,风定落花轻。
草木有新意,轩窗爱晚晴。
江风吹月上,松杪暗泉鸣。
镫影凝寒重,秋声入户轻。
倚栏人万里,对酒夜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