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返照斜明双塔,乱山回绕孤城。
年来风物似升平。
人说三王善政。

鹰自养来饥肯去,龙从卧后顾须频。


到头骥足非难展,只在当时驾驭人。

海内英雄待一呼,云龙际会入东都。


羯奴不识真人事,徼幸中原欲并驱。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夸掌上珠。


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一闲茅屋暗尘埃,香火凄凉几奠杯。


故国到今如传舍,后人复使后人哀。

特特来从抵鹊山,一心都在献芹闲。


非关楚国真难辨,举世人皆厌等闲。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闲处处诗。


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衮斧留心汉晋闲,岂期谷隐避名难。


一人有半随秦去,不得相离释道安。

朝朝暮暮蠹书鱼,选尽人闲得意书。


常恐不能精此理,只缘老杜近楼居。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


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


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


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


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


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见说襄阳有古风,可怜耆旧老无功。


当年汉主龙兴地,尽在登楼四望中。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馀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


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


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日日山公载酒过,醒时常少醉时多。


儿童拍手阑街笑,惊破沧浪一曲歌。

憔悴沉湘楚大夫,魂招鱼腹肯来无。


至今江上渔歌在,尚问何由得渡湖。

江上扬扬一棹波,众中清浊笑怀沙。


不知歌后沧浪曲,却入骚人屈宋衙。

皆因盂酒与豚蹄,致使他乡笑滑稽。


无限驿亭来往客,独言齐赘不归齐。

怪来赐也多言甚,笑倒忘机老汉阴。


巧拙大都归一溉,宁教劳力莫劳心。

相唤相呼上巳游,国人无日不思周。


近来烽火遭三月,那得闲杯逐水流。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


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萱堂犹是忘忧地,乌屋相传反哺恩。


一段家风谁出自,千年鼻祖守关门。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


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