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寻幽过野寺,烟树迷蓝舆。


忽惊新雨至,坐遣羁怀舒。


因之洗烦燠,起听风檐虚。

客子息心久,高斋缃帙开。


濯枝初淅沥,忽过豫章台。


瀑雪飘空下,松风杂响来。

听雨西堂夜寂寥,绿波芳草恨迢迢。


东风解送离人梦,曾过溪南第几桥。

滴尽寒更睡不成,乍疑双瀑月中鸣。


可堪独剪西窗烛,闲却山房夜雨声。

王粲将归夕,登楼意万重。


风飘残垒角,云掩隔山钟。


密响过池竹,微凉度涧松。

久别江南雨,春声似故山。


市喧贪晓静,舶散待潮还。


楚俗余珠履,禽言效越蛮。

水自奔流云自去。
雨自和风,船自风中住。
听到此心无著处,著来浑似沾泥絮。

竹影如云汤一窝。
竹风摇响过书多。
料量生事在渔蓑。

鹤岭依依抱郭斜。
读书风味似田家。
十年前树几番花。

睍睆巢居念独深。
一簃山翠一窗琴。
池塘归梦汨罗阴。

暗还明。
小帘飘满诗魂。
恰是四角垂罗,低漾烛花昏。

正愁人、愁丝未浣,织成帘外愁雨。
灯残酒醒香楼窄,撩乱鬓丝盈缕。
梯小步。
堂堂两苏公,秀峙自西蜀。
一朝入京师,声价喧寥廓。
联翩取膴仕,鸣凤在阿阁。
岐汴无烦和恊使,秦云送我入梁园。
残灯半夜梦回雨,心事谁来恸哭论。
禅栖投倦客,山雨起更阑。
窗叶散幽响,石林生峭寒。
洞深犹暗瀑,江远忽飞湍。
高竹覆南荣,寒蕉满前渚。
萧闲此中意,适对清秋雨。
疏当帘外飘,密向窗前聚。
散发攲眠困郁蒸,谁推河汉落红尘。
电光照雨不可尽,雾气满空疑有神。
驾海怒潮新月夜,绕山腰鼓建溪春。
内宴长开独闭门,红妆战雨满芳园。
林间风气案前妇,花下宁馨膝上孙。
谁散馀霞供彩笔,且将磊磈付清尊。
百尺楼中香一缕。
梦乍醒、庄生栩栩。
栖半亩烟云,几竿修竹,咫尺潇湘浦。
帘幕轻寒,虚阁外、暮烟如织。
最苦是、黄昏细雨,乍停还滴。
不管愁人肠易断,碎声偏在花梢急。
香泥小印红,旧识中郎号。
读画又宵深,时见秋灯笑。
细雨落檐花,消得高歌浩。
更声随雨动谯门,颇似听泉宿楚原。
客里青灯如骨肉,独能相待向黄昏。
积雨兼旬未放晴,瓦沟银竹势如倾。
楼头画鼓三更尽,窗下残灯一点明。
诗客此时偏得句,旅人今夕不胜情。
风送檐花落,沈沈听转更。
银缸留湿焰,玉漏滴寒声。
谪戍魂先杳,怀人梦未成。
檐头滴九月,枕上听孤灯。
木叶沉多少,霜钟鸣未曾。
故茅初识漏,新谷忽愁升。
倚枕清宵愁不寐,纸窗乱扑春虫。
尖寒偏易掠轻容。
空堂群响寂,人在雨声中。
龙荒东指路迢遥,鸿雁声高度泬㵳。
旅舍孤灯愁不寐,坐听寒雨夜萧萧。
昨日高梧减片青,乱山高下雨冥冥。
秋来已觉增愁绪,况复寒声旅夜听。
冻雨潇潇未肯晴,洒窗声似煮茶声。
山童酤得邻家酒,炒栗炉头独自倾。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
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