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蓬莱水浅燄阳天,欲乞真经纸上传。


社有莲花惭慧远,人多元亮只清泉。


片云入座秋生袂,一雨倾盘玉满川。

蕴隆何虫虫?赫羲烧大地。
五行水干土,咎徵肥遗至。


青阳萌动时,野望莽枯萎。

盛德无烦百姓忧,分明灵贶厚齐州。


精神散接诸天远,润泽横随四海流。


玉色晬温知有喜,渊衷澄寂本无求。

昊天旋日照宸忧,灵雨崇朝遍舜州。


云起山川初一点,水倾河汉欲交流。


欢愉散入舆人诵,润泽浑供万物求。

滂沱自足慰民忧,更洗瓯闽四五州。


风入远林惊海坼,水吞平陆看川流。


禾麻嶷嶷私时泽,鱼鸟欣欣惬所求。

皇天啬甘泽,为农生理休。


哀哉桑麻瘁,得意蓬蒿稠。


一夜溜檐雨,晓屋喧鸣鸠。

圣诏谦慈类禹汤,云台得蹇破骄阳。


三秋正此忧焦窘,万室今咸共喜康。


袁扇风清端有助,庾莲水渌但知凉。

四郊禾稼如云,方惊数日甘霖好。
吾皇有德,老天能事,非因人祷。
一夜风雷,玄云撩乱,银河倾倒。

阴云欲合即生风,阳亢相将一月终。


赤日行空煎伏暑,乾雷辗地跨长虹。


田农束手嗟无计,禄吏轮诚冀感通。

不雨春徂夏,田畴拆如龟。


气机互相荡,睽极倡斯随。


神龙翼而翔,倏忽驰云雷。

曾佩金章祷象龙,滂沱飞雨出无穷。


泰山吐雾连朝暗,东海驱波半夜空。


爽压炎蒸民少病,润流枯涸岁将丰。

低田有水高田乾,南风日日吹尘土。


新秧已生未种得,此时却得弥天雨。


连山蔽空望不极,溢径盈庭势漂卤。

去年春旱种不移,后来虽雨那及时。


至今田野有菜色,麦熟未救民啼饥。


今年雨泽知时好,出水秧针随处早。

一寸甘腴一寸金,只今谁可旱天霖。


赎锾尽免疲民血,重役新宽战士心。


蛇掣电光开九阖,龙呼云气出重阴。

震雷飞电起云霓,想见铃斋闵雨时。


十里颂声传道路,万家和气舞童儿。


眷隆芝检闻归诏,恩浃棠阴有去思。

黄门事业到公传,待月轩中世有贤。


剖竹少劳麾戟外,持荷今在冕旒前。


文华自足穷三古,政力谁知即九迁。

转庵老子又多能,意气少年夸五陵。


自到玉皇香案侧,退朝犹不废吟灯。

风箭急吹疏雨,云峰时转轻雷。


修竹小亭山下,乘凉犹记初回。

补陀净圣有许事,用作霖雨谈笑中。


天竺山高湖水满,去来何地不圆通。

客中倚楼秋思觉,人静石罅促织鸣。


未知我诗能吟否,三更起坐床不平。

雨云低水夜微明,隐隐临平山上青。


荷花菱叶不自已,摇动湿风时乱萤。

钱湖苦热人不眠,下塘水涩流涓涓。


云奔雨骤忽到晓,便有小舟来闸边。

风伯驾云满四野,雷公行雨从空下。


农家起舞田有年,竞养鸡豚作秋社。

清坐看凉雨,山林静有声。


交游因共话,衰老欲何营。


风急初疑敛,云低又苦倾。

洒洒如人意,明明助岁功。


夜阑愁有月,晓起喜无风。


坡老记为美,宣王诗最工。

净洗烦冤六合新,清晨沙路绝轻尘。


太山自古兴云雨,淫祀何劳走鬼神。


淝水急流舟欲起,巢湖浮黛画初匀。

千家迷晓日,万壑下秋阴。


地迥浮云直,亭高骤雨侵。


群鸥寒自立,一水坐能深。

冬燠知将雨,应期此日阴。


春先梅意润,爽入酒杯深。


滴沥寒歌韵,云雷激壮心。

圣人弘在宥,优诏出都官。


炎月遵周令,薰风叶舜弹。


持衡臣道直,解网主恩宽。

阻饥三岁后,不雨十旬馀。


飒遝初鸣块,滂沱遂溢渠。


乍凉风却扇,久旱泽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