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好雨如佳客,相逢解闷襟。
热蝇踪渐远,凉月影刚临。
座有清风入,人无俗气侵。
隐隐西郊外,屯云渐彻天。
欲为民望岁,正喜雨归田。
乐且从人后,忧宜自我先。
茅檐一夜雨,农家百万粟。
清晨荷锄出,长歌绿水曲。
沈烟漠漠晦平皋,尽日空蒙阻出遨。
窗打纸声闻细点,槛飘花影见凝膏。
依稀恨曲添鸣溜,怅望啼妆在小桃。
需云廿泽为时来,间作雄风鼓迅雷。
信有威灵周阖境,应无偏党限枯荄。
满山和气卷舒易,一夜丰年消息回。
云密西郊末作霖,暂凭精祷快群心。
望如至宝难搜索,来似嘉宾忽访临。
古庙有灵惟响答,洪钧于物已恩深。
坛宇严封筑,牲羞荐洁鲜。
精诚宜有感,惠泽果无愆。
暑气沈虚谷,浓云布满天。
六月阳初亢,三农否忽倾。
应祈由化力,蒙惠得欢声。
草木英华动,山川气象清。
吾皇恳恻念三农,圣德昭昭格昊穹。
丹诏丁宁祈雨泽,幽人歌咏愿年丰。
焦枯已有生成意,膏润全归造化功。
大暑方蒸湿,云兴忽蔽空。
俄然飘细雨,快矣濯清风。
变化谁能测,炎凉迥不同。
凄其望云汉,旱饥何频年。
去岁秋后雨,沟壑仅少年。
春耕问菑畬,馌妇多嘉言。
秋色在何许,浮岚叠翠间。
江清双鸟渡,天阔片云闲。
雅量肩文举,新诗压子山。
风流不独占才名,水镜冰壶表里清。
千里溪山娱暇日,一天风雨送秋声。
饱聆玉屑霏谈麈,灿睹骊珠出管城。
炎天亦靳雨,特地费雷将。
隐隐来何久,飞飞势稍扬。
初从沾块润,忽作建瓴忙。
师行初不犯秋毫,坐缚凶渠泚与滔。
和气自应回岁旱,丰年当复验秋高。
横流是处通飞鹢,归佩何时脱孟劳。
环佩来从十二峰,飞廉清道驾丰隆。
已占月魄离星次,欲采民谣咏雨蒙。
健笔输君三峡峻,新凉许我一樽同。
雨气侵人襟袖凉,诗愁恼起沈东阳。
诘朝秧马催田畯,昨夜雷车动阿香。
鸠妇岂知忧旱去,商羊聊亦为时忙。
此身阅世一浮沤,无地安巢拙胜鸠。
击节闻君歌喜雨,裹粮知我迫填沟。
凉宵自足庄生梦,丰岁仍宽子美忧。
甘澍随车未足贤,商霖小试涨晴川。
溶溶旧绿低蝉柳,聒聒新流响露田。
刈熟腰镰争满载,叩门乞粟不论钱。
山色云容泼墨深,随车甘澍湿衣襟。
神龙应祷方施力,虐魃为殃漫有心。
洗出筼筜无滞暑,养成䆉稏有馀阴。
阿香破旱用功深,更遣新凉入素襟。
曝日已通贤令意,望霓聊慰野人心。
水添浅濑征帆稳,云掩残阳古树阴。
麟经书雨意何如,可喜非常故可书。
膏泽未观南亩遍,嫩凉且觉北窗虚。
采诗好入丰年颂,把酒聊娱化日舒。
一旱不问下与高,风吹日炙同煎熬。
悲鸣鸿雁不饮啄,向人终日声嗷嗷。
千里赤地天不管,毫发微功矜桔槔。
随轩好雨决渠深,生意挽回天地心。
不是一麾贤出守,何缘三日往为霖。
勤农袯襫田头影,幽鸟间关花底吟。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十万农租要纳王,望霓虽切雨何方。
桑林敬体皇心祷,云汉终歌国祚昌。
坐使里闾消叹息,幻成境界得清凉。
了无和气格清穹,天意难回执热中。
骤雨起从南海庙,雄风到自楚王宫。
却愁水府丹瓢注,解使银河赤岸通。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救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愁叹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渺茫中。
五龙偃蹇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敕名山诸洞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无膏泽惠炎方。
五龙行水苏将槁,万顷秧田喜寖昌。
不用饮冰祛内热,急须沽酒做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