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蕴隆尤更觉天穹,谁道滂沱正伏中。
风卷海潮雷助势,夜占星毕月移宫。
黄云轇轕村村喜,碧玉淙琤处处通。
旱魃为灾百念关,瓢中一滴奈天悭。
讲求碧玉仙科秘,叱起苍龙洞府间。
神赐甘霖三日往,人欣和气一朝还。
赫赫炎官未退藏,祈禳已尽别无方。
忽施润泽环千里,再使荣华及百昌。
未问民天无欠阙,且欣心地得清凉。
灾祥何必问圆穹,自是承流得失中。
旱魃凭谁投远裔,灵科聊复启仙宫。
天怜南国人民困,雨走西郊畎浍通。
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
驱驰靡惮周原隰,敛散尤高汉寿昌。
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诏许归耕荷圣王,又扶衰病过南方。
幸亲博洽前无辈,每叹平反后必昌。
请雨赖公诚独至,回天愧我德多凉。
蝼蚁何能格上穹,况于三伏蕴隆中。
瓣香载走神龙庙,法象俱来大梵宫。
出岫金身能普济,临池玉醮可幽通。
举头日日云如血,遍走群祠腰漫折。
恻隐存君一念间,造物于人岂终绝。
天眼豁随公道开,宵人于此何有哉。
造化仁民意,潇潇夜雨声。
焦原欣得润,枯黍喜更生。
染出林阴密,濯馀天气清。
一勺龙泉甫到城,滂沱疑是泻南溟。
枣心正为斯民赤,菜色宁忧异日青。
击壤田家方自得,掷金诗轴已交形。
午梦初残日正炎,坐来滂沛泻高檐。
凉生几席心如水,聊拂尘编理旧签。
悯雨何须事祷祈,霈然未足便晴晖。
润通垄亩麦禾起,香遍园林樱笋肥。
浮藻水生鱼聚戏,落花泥熟燕交飞。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何峰云共出,一夜洒山檐。
爽气连灯湿,凉声得树兼。
醉吟还有意,卧听似无厌。
五月炎歊化作霖,分明滴滴是黄金。
田禾预卜六分熟,河水新添一尺深。
和气已能周禹甸,至诚端自感汤林。
柴门过雨稻花香,一抹轻烟锁绿杨。
四句吟成谁与和,怀人日日九回肠。
长风吹出万山云,酿作甘霖四野均。
畦背蓑衣牛背笛,津津喜色洽吾民。
七夕明朝是,佳期银汉滨。
定因牛女会,预洒属车尘。
羽檄惊心急,楼船望眼新。
周官礼大侵,商室望为霖。
为遇今秋旱,方知古哲心。
天连遥海碧,云拥乱山深。
夕曛洒润抵朝阳,悔祸天心忽降康。
试向翳桑阴里听,声声布谷唤人忙。
青騣谁驾代天工,一夜甘霖万井同。
岐麦共欣沾化雨,虞弦还喜奏薰风。
旱暵雨沾渥,丰穰都不疑。
商羊应屡舞,布谷强多知。
龙见宁非数,云行自有时。
东南苦亢阳,吴越重罹厄。
流徙罄村墟,入夏地尚赤。
讵无沟中人,矧乃急往役。
江淮经岁旱,春暮忽然雨。
乱点逾广津,散洒入原土。
万物气稍苏,厉妖莫能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