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晴雪在檐,寒梅始花,新月媚之。
把雪为艳友,梅为香友,月为清友,伴我娱嬉。
雪谓梅花,白虽逊我,疏影暗香还妒伊。

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
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


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

秋风滚地来,云卷河汉净。
遥观东海底,飞出黄金镜。


虽未十分圆,桂魄明且莹。

久雨新霁如发蒙,嫩月出海来屋东。


开轩静听百虫语,清光入沼翻帘栊。


白日劳劳生万事,不如淡月含冥蒙。

去年遥自蓟城回,旷逸堪怜越客才。


驿柳清秋还并辔,潞河良夜坐传杯。


青山别后边烽起,明月歌中塞马来。

皓魄将圆夜,张灯坐草堂。


孤城低雨色,万户失秋光。


笛里关山暝,楼前烟雾苍。

已试华灯照锜筵。
渐添奇巧斗新悬。
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高情常爱白云多,云为漫山雨注河。


野人宁知御史雨,只见石田苏晚禾。

都人行正乐,天气忽微阴。


尽恐明朝雪,如何此夕心。


轮蹄迷道远,鼓吹乱更深。

去年风雨暗元宵,今岁悬知月色饶。


突兀一灯离海峤,苍茫万点赴星桥。


足声殷地仍车马,人语喧天更鼓箫。

海上归来访旧游,草堂开宴醉新秋。


金花木落鱼初鲙,玉液香浮酒旋篘。


展席凉风依绿树,振衣斜日濯清流。

羁人易为感,久客难为悦。


闻君中夜起,爱此林上月。


素影流轩墀,清光对城阙。

最高楼阁最珑玲,齐出玻璃面面屏。


十里青山波浸透,一城秋梦鹤呼醒。


天无表里皆澄彻,月在中间是性灵。

来夕九秋半,月同心迹清。


已知千里共,只欠一分明。


流水往来影,幽人今古情。

昨雨转今晴,晴新越样清。


恐孤秋半赏,为补夜来明。


检点有斜影,看承无异情。

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


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


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

鬓发成宣面欲黎,逢人耻诵故年诗。


才看震象应知满,未睹乾爻已识亏。


止处光明浑在里,偶然显晦谩随时。

暧暧天字豁,凉夜皎如练。


镜彩未盈规,清辉远弥见。


先临太液池,却丽昭阳殿。

去年待月雨青楼,忆母离居海上洲。
今年待月宝翰楼,奉母闲登楼上游。


四方无云海生色,镜光将满升东璧。

金堤楸树折,北风布衣裂。


萧条认寺灯,青毡一斋雪。

雁飞霰频积,马饥冻犹策。


谁怜东郭生,尚作长安客。

冰天万里照,猎火仍残烧。


惟看灞上归,不见军中啸。

燕门城似铁,太行石为碣。


征人一骑还,何处关山月。

银海花边过,瑶林镜里明。


高楼吹玉笛,半是陇头声。

南开大府控沧流,爱客能同此献酬。


飞盖宴游今邺下,登楼宾从似荆州。


凉生觱篥孤城夕,露满蒹葭二水秋。

万户正西风,登台得谢公。


清光摇几席,寒影入帘栊。


笛起沧波外,觞飞白露中。

地形纤似一尘微,影落银蟾有万几。


过去古愁从作缺,晚来边火霎成围。


秋虫趣织人逾懒,病羽摧颓妇退飞。

壶天有胜事,玉宇净纤埃。


有意嚼复嚼,今宵来不来。


山公须酩酊,令史莫咍台。

留得馀寒伴客衾,蓦然万感赴沉吟。


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花春雨深。


草草一樽聊若下,匆匆千载亦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