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丘壑寻盟共岁寒,相逢休笑鹿皮冠。


雄心不掷枭卢雉,枵腹曾吞热铁丸。


四印养生惭鲁直,三江饮水老张翰。

与君同调复同时,何事登龙较独迟。


竭泽喜逢河润广,攀辕空望德星驰。


南州未下陈蕃榻,东国先歌召伯诗。

才名八斗汉廷闻,牛耳于今已属君。


题榜敢烦王大令,登楼不数顾将军。


装无端水半拳石,袖有罗浮一片云。

苍梧云气正飞扬,宛宛双旌指豫章。


悬肘玉辞麟篆旧,装腰金赐荔枝黄。


曾闻尺檄收炎海,更拥名藩控大江。

鸣饶叠鼓郁江头,紫气遥惊傍斗牛。


五岭云霞留藻缋,千秋琬琰属雕锼。


登坛曾建中丞节,参省仍分帝子州。

金石本希声,瓦缶一何众。


江汉楚望分,争先睹麟凤。


赤帜竖艺林,千载无屈宋。

圣治日休明,奇文播芬郁。


伊我二三子,于何绍芳躅。


大雅既堪师,稽古念逾笃。

留都实旧邦,万年等丰镐。


钟山接石城,长江复环抱。


太平多欢娱,曹务亦稀少。

江左富才华,佳丽称自昔。


文人几代兴,词章稍赫奕。


沈谢既相雄,颜鲍俱挺出。

明月在天,塔影在地。


北风凄凄,惟吾与尔。


塔影在地,明月在天。

潍城高且长,东风扬浅沙。


麦苗何泥泥,野草亦已花。


仆夫歌况瘁,游子方无家。

宛宛丰姿剧可怜,浅衔长带雨如烟。


江潭树色初摇浪,野渚萍花欲化绵。


镜里玉颜悲远道,衣篝金缕惜芳年。

东风吹过晓天霜,一片闲云照野塘。


秋水媚含青玉鉴,柔荑亲按镂金箱。


人来京兆思张敞,春到梁园忆孝王。

别风淮雨瘁吟魂,倒绾春丝过孟门。


别恨暗销残月梦,新诗全化晓烟痕。


红桥回首经千里,青眼相逢又一村。

软尘摇漾泛征衣,自别乡关百虑非。


子夜歌馀风味在,莫愁湖上旧情稀。


短亭去马和愁系,细雨雏鸦不耐飞。

合江渡头风雪多,合江园里春婆娑。


一泓凉水照寒夜,酒阑翠羽能清歌。


横吹三弄听不得,美人岁晚何蹉跎。

寒月沉沉隐芳榭,金尊酒满春无价。


传言姑射冰雪姿,开颜发色美清夜。


佳人日暮倚修竹,肯为王郎十五嫁。

何年佳梦染春衣,絮果萍因往迹非。


天宝白头眉样改,嗣宗青眼酒人稀。


长亭北道连天迥,羁客南心傍月飞。

一握青丝未著霜,沧浪风色近山塘。


江南乌鹊还成渡,天上牵年又服箱。


曾是还归怜帝子,不堪愁思寄吴王。

为抚淩云不自怜,东风无恙袅晴烟。


亭台玉树新翻本,塘堰萍花旧脱绵。


惜别不惊流水梦,向荣终后语冰年。

宛宛柔荑悦素魂,频年离绪托吴门。


淡云去雁迷凉信,疏雨啼鸦搁暝痕。


荒址销馀金粉气,浣沙重问苎萝村。

往日丰姿剧可怜,垂头无语怨荒烟。


极天关塞馀羌笛,小劫池台感脱绵。


未老桓公新甲帐,思归属国旧丁年。

昨宵邻巷捣寒衣,陌上青青作絮非。


金缕歌残人去久,玉门书到雁来稀。


从教心事长条绾,枉任芳时落杵飞。

青丝踠地早经霜,憔悴秋容照野塘。


眉黛不修慵晓镜,舞衣全晕怨空箱。


不堪旧意牵张绪,难得纤腰奉楚王。

秋来随地易销魂,况是天涯忆里门。


野渚含烟新别梦,东风吹雨旧啼痕。


寒生九曲青溪水,愁落三家乌桕村。

孤芳似解畏人怜,一角林阴淡着烟。


姑射凝脂羞白纻,江妃清泪渍红绵。


新吟东阁移官日,旧事南湖小筑年。

淩虚台上苎萝衣,缟袂朝元旧迹非。


江树薄醺归鸟静,山桥微雪酒人稀。


疏灯照影春宜笑,清梦如烟冻不飞。

灯花催薄晓天霜,春拥微波下曲塘。


塞上新声翻笛谱,陇头归思怨车箱。


云阴渺漫三神岛,香海迢遥百谷王。

莫向歧亭说断魂,霜天鸦鹊噪闲门。


江云带雨催寒色,野水和烟入暝痕。


诗思如冰乱宵柝,酒香邀月过前村。

苜蓿出西域,遗种无地无。


谁怜径寸草,旧为神马刍。


骏骨繁已朽,蹴者遭枉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