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义山禾水在处在,明月清风无地无。
光禄子孙宁底巧,不应造物独私渠。


君不见谢家名子取四字,段家作堂兼四美。

比似寻芳娇困。
不是弓弯拍衮。
无物倚春慵,三寸袜痕新紧。

钗冷。
鬓云晚。
罗袖拂人花气暖。

不觉沙场白日寒,美人一路拥雕鞍。


欲教游子千觞尽,莫使明妃一曲残。


此夕襟怀开广武,明朝涕泪落桑干。

风月江山何处无,良辰乐事古难俱。


其间景物从来美,此美天然画不如。


莫唱黄鸡催晓曲,且听青鸟劝提壶。

促织场边爽气新,彩毫轻染墨华匀。


香闺不爱千红紫,只写青松与翠筠。

玉子频拈欲下迟,芭蕉红日影将移。


锦绷儿共金丝犬,问道输赢两不知。

绿绮初调曲未残,幽情应叹赏音难。


不嫌儿女声相昵,一鹤长鸣绕画阑。

倦来携手下阶行,共读周南几句成。


庭桂香中无一事,闲听公子击毬声。

惜春无计留春住,手撚花枝绕花树。
嫩红深白总堪怜,来往徘徊不能去。
归来妆阁日未曛,满身花露喷馀芬。
银蟾夜落金盆冷,玉手翻波弄晴景。
广寒移入水晶宫,掌上分明见清影。
深闺静悄不成眠,欲问嫦娥路渺然。
绿烟散尽天如洗,露滴银床尘不起。
寒冰一片湿欲流,冷浸碧空秋万里。
倚阑相对不胜情,翠袖飘风舞态轻。
春宵苦短春昼长,梦回残月穿回廊。
西楼晓晴花气重,东风吹入帘栊香。
起傍雕阑久延伫,雾暖只愁花睡去。
彩毫将恨付霜红,恨自绵绵水自东。
金屋有关严虎豹,玉书无路托鳞鸿。
秋期暗度惊催织,春信潜通误守宫。
晴丝暖絮浮春光,牡丹醉里微风香。
绣帘不卷日低柳,百啭黄莺啼断肠。
玉儿步整金莲稳,回首光流花面粉。
红炉暖阁烘如春,玉琴不抚生微尘。
梅花嗅罢寂无语,千里潇湘思故人。
燕钗和闷都敲折,愁搅柔肠千万结。
林梢脱叶飞斜阳,寄书雁着西风行。
恩情怕学中断绝,画扇未忍高秋藏。
小庭寂寞归鸦后,蹙损远山双峰斗。
瑶台梦断敲门竹,凤蹬温泉新出浴。
侍儿扶起娇不禁,蝉翼红绡影红玉。
晚蝉声里追新凉,藕腕轻拖龙巾长。
乐得之心自有邮,智仁肯向陈编求?
威望何如山厚重,机心未逊水周流。
后凋向说柏共松,今此名亭又不同。
直为正心难屈致,但蟠香叶绿茐茐。
为怕燕姬翠黛愁,画船舣阁两津头。
因兹便得济川妙,只用舆梁安用舟。
武陵源里桃花春,世俗传闻昧伪真。
早知只在东园里,大有高人来问津。
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
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月挂棠花不但梢,欺人憔悴强婆娑。
主公也有长春药,千壶倾倒醉颜酡。
满架芳尘似雪开,眼鼻受用贪忘回。
杭人食梅不待酸,只须豆样荐金盘。
楼外周环列秀峰,先生爱此意无穷。
不放水纹浮枕簟,但教栏槛倚晴空。
卉木亭台景实稠,不留隙地豁吟眸。
举头见有空闲处,又构飞云十二楼。
有客留题四美堂,东涂西抹妄平章。
元来只是四时好,雪月风花相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