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蜀地山四维,益州平如掌。
累台郁临风,坐看月宵上。
稍出丛木末,始发众籁爽。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
红云簇蕊细,渌水照叶嫩。
倚妆宫粉聚,叠绮霞光散。
重楼起城阴,乘高望四极。
列峰横青天,飞雪千里积。
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
高牙负北郭,芳园路西转。
鸟鸣恋故木,兰茁归新畹。
坐延花景深,行倚筇枝软。
朱堂俯玉溪,玉溪清且幽。
从公暂偃息,抚景空夷犹。
浮云冠圆岛,白日回方流。
竹影摇金翠,泉声响佩环。
庵前春日落,人向定中还。
物外溪山乐,穷中岁月优。
斯人招不起,十顷稻田秋。
活水停无滓,嘉鱼养不惊。
休言濠上意,秋鲙与春羹。
日影摇吟笔,烟光落酒杯。
犹嫌池外俗,移入镜中来。
平池风菡萏,照岸雪玲珑。
无限骚人意,栏干霁色中。
耸秀山岗合,回环斗柄临。
焚香无俗虑,一息见天心。
叠叠波纹绿,摇摇雨气香。
菱歌谁与发,秋兴似江乡。
野景宜花看,秋芳近水多。
溪流光不断,千尺粉红罗。
石面苔封合,波心月照空。
仙翁行道处,清影露华中。
蒲柳春阴重,禽鱼晚景多。
轻舟乘酒去,明月扣舷歌。
斸药商山紫气遮,结庐人境径繇斜。
太丘表树千年节,谷口文章五色花。
兄弟有时勤命驾,乾坤何事叹浮槎。
草堂负郭暮云遮,昨岁清秋月未斜。
孤树声寒非是叶,方塘影落尽皆花。
尊前未与投宾辖,江上曾随奉使槎。
本是蟾宫种,移栽老窦家。
清霜抽嫩节,小雨吐奇葩。
欲寸珠能舞,如瓜玉有华。
紫绀琳宫侧,芳园丽景回。
焚香青霭聚,洗鹿白云开。
橘想灵均什,亭堪内史才。
都亭分袂惜蹉跎,此夕相逢奈若何。
细雨疏灯闻落叶,断云高树见明河。
客踪迢递天边雁,归梦微茫海上波。
林园春雨余,竹色浮绿雾。
美酒生微波,残梅杂芳树。
尘暄隔清池,玄赏惬幽趣。
东西对孤骞,杖屦可幽歇。
容光日月来,矧此明四彻。
鳞木张幄翠,蜃泉飞玉洁。
长虹卧松江,一苇航大河。
岂如此安稳,无复畏风波。
幽香萃花岛,鱼藻旨且多。
覆以洁白茅,环以琅玕竹。
天籁旁鼓笙,月沼对铺玉。
借问清坐翁,此外更何欲。
养源在西山,如玉抱精白。
引之落锦渠,历耳不可择。
风雨杂鸣球,珠玑写云液。
檐外列修木,凛凛正人气。
有德必有文,烂兮五色备。
岂同夭韶花,弄春张绣被。
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
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
雪峰在何许,楼倚青霄端。
每来注心目,不觉生羽翰。
终藉好风力,云散银阙攒。
一水从何来,应是昆山顶。
酾成渌玉池,虚堂逗清影。
公退泠然赏,了非心外境。
仙化二十四,境远难遍探。
锦城使君园,雅与云洞参。
回光试一览,紫翠绝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