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执手送行人,水满荷花浦。
旧恨新愁不忍论,泪压潇潇雨。


行计已匆匆,无计留伊住。

稳唱巧翻新曲,灵犀密意潜通。
荷花香染晚来风。
相对恍然如梦。

苗叶梳风暑乍消,归禽掠日影逍遥。


闲披绿草依孤树,喜看青衫渡小桥。


密语偶窥康节梦,清狂未觉步兵骄。

岫云无本始,飘风善因依。


暑坐一以望,空明两不违。


白日舒中陆,绿草澹鲜辉。

低檐暂歇雨淙淙,喜曝衣乾语鹊双。


小落伊威妨倦枕,斜飞野马界晴窗。


生涯曲几残经卷,食籍寒菹老瓦缸。

病馀乘野兴,来扣了翁房。


竹笋迸出地,花枝垂过墙。


雨声鸣客枕,云气暗僧堂。

炎夏寻灵境,高僧澹荡中。


命棋隈绿竹,尽日有清风。


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

亭午无公事,垂帘树色间。


僧来茶灶动,吏去印床闲。


傍竹行寻巷,当门立看山。

处处蝉声咽柳亭。
隆隆日午正当庭。
莲香有水红妆倩,竹粉无风翠影停。

竹径深深,流云晓度罗帏静。
雨丝几阵。
满地桐花冷。

黄雀入水为蛤,青鸠乘春化鹰。


升沉偶然所遇,强弱岂尔之能。

屈指诸供奉,谁如顾虎头。


还从视草暇,时作散花游。


云入松房冷,风生茗碗秋。

藜杖欲何适,清溪扶兴长。


煦公茅屋底,时有松醪香。


青菜久成甲,红莲初离房。

姓名琬琰四海,文字金石千秋。


只堪曳尾沙畔,那可跨鹤扬州。

小树僮能接,繁花手自修。


闭门疑在野,积雨乍成秋。


万事何青眼,诸公岂黑头。

逾冠已叨银艾,三十谬领金绯。


总就回波六字,唯向君王乞归。

客有携枰者,湛思入玄解。


忽悟敛子时,人我俱安在。

西林贝叶编,东林竹叶酒。


问我西来意,翻云醉中有。

世事久不闻,偶传北来耗。


远志在东山,一夕俱小草。

偶然片语出,却拾寰中遗。


歌罢还自赏,安用他人为。

社酒乡人至,无言但一卮。


犹胜莫处士,强我坐谈诗。

客是华阳馆,仍云霅上来。


野夫名已尽,只爱自衔杯。

支枕时自言,斯人有斯疾。


老作一蠹鱼,残编送馀日。

病在何妨暑,科头镇日眠。


莫言疏笔砚,不索卖文钱。

虽揽千古书,畏语千古事。


白日稍向西,一事一垂泪。

晓梦钟欲残,故人枕边别。


武夷山上云,白雪楼中雪。

长卿故倦游,藜床壁间挂。


但唤尤老来,青山随意写。

修罗怨为兵刃,调达谤作笙歌。


大梵天宫自在,光明不照娑婆。

数卷残编了不亲,科头闲作水边身。


怪来终日无烦暑,应趁人间得意人。

解夏僧同懒,愁霖客渐疏。


云霄吾意左,天地此生馀。


饥即分斋饭,闲能读道书。